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具有优异热、电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取代商用液态电解液,组装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最优方案之一。然而,固态锂电池正负电极与电解质间的固-固界面依然存在接触性差、兼容性差以及离子传输不稳定等关键问题。为加快固态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分别对固态电池正极-电解质以及负极-电解质界面间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综述,特别强调了固态电池内部稳定界面的重要性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混合相异质结对光催化的改性机理, 以五水硝酸铋、六水硝酸钕、偏钒酸钠为原料, 浓硝酸、氢氧化钠为调和剂, 水热合成不同浓度钕掺杂钒酸铋样品。X射线衍射和拉曼峰位分析发现, 钒酸铋呈现钕浓度依赖的单斜到四方相转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 这种相变给样品形貌带来巨大变化。小于1at%钕掺杂单斜钒酸铋由不规则颗粒堆积而成, 大于7at%钕掺杂四方相由类似球状或凹槽表面果仁状构成, 而中间混合相由微米长方体棒状组成。规则形貌导致所有掺杂样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效率高于无掺杂样品。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莫特-肖特基测试发现, 混合相中形成交错能带异质结, 进一步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并抑制其复合, 使得4at%钕掺杂样品具有99.4%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3.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是移动和固定存储系统中最具潜力的电池体系。然而,传统锂离子电池中不稳定的电沉积和不可控的界面反应会在液体电解质中发生,导致电池存在安全隐患。采用固态电解质(SSE)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能量密度可满足许多方面对储能的要求。但要实现商业化,SSE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室温离子电导率较低(1×10-5 ~ 1×10-3 S/cm)以及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差等。为加快SSE的研究与开发,分别对无机钙钛矿(LLTO)型、石榴石(LLZO)型和钠快离子导体(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的结构和电导率改性进行了综述,特别强调了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的重要性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沈阳浑河核心段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活力时空特征为切入点,借助多源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活力强度与活力波动指数两项指标探索滨水空间活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典型时期之间的指标变化情况,归纳出两组具有活力属性差异的四个单元类型。该文通过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提炼出针对全域单元的13项活力强度显著影响因子与11项活力波动指数显著影响因子,并深入探究四个类型单元各自独特的活力特征与活力显著影响因子,进而从共性与异性两方面阐释滨水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同时围绕活力发展需求,提出适宜的更新切入点。旨在为人本需求导向的滨水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人性化滨水空间更新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