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随着近年来煤炭市场的萧条,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长期深度调整。可以预见,煤化工作为煤炭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将在未来几年中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目前广泛采用的双膜法,虽然能够有效分离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但是所产生的反渗透浓缩液仍然难以处理。根据这一问题,探讨了现阶段可以采用的反渗透浓缩液深度处理技术和工艺,以及"零排放"技术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水煤浆气化渣水处理技术过程中管道、阀门堵塞和腐蚀的原因,并综述了现有渣水处理技术,针对系统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蒸发塘处理煤化工含盐废水存在的蒸发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选取涤纶织物作为煤化工含盐废水的流动载体,利用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光热转化效率高的优势,提高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蒸发效率;探讨了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织物组织结构及其比表面积对煤化工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影响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蒸发面积,1 mm~2平纹织物表面的煤化工含盐废水理论蒸发面积为5.13 mm~2,在光照强度为1kW/m~2、环境温度为30℃、湿度为30%以及风速为2.0 m/s时,煤化工含盐废水在平纹织物表面的蒸发速率高达到1.28kg/(m~2·h),为传统自然蒸发效率的3倍。  相似文献   
4.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副产CO2的低温甲醇洗工艺模型,该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设计数据能较好吻合。经工况分析,循环甲醇量、洗涤塔上段富甲醇分配比以及CO2产品塔和浓缩塔甲醇分配对工艺产生重要影响,当配比分别0.479和0.680时,甲醇消耗量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全流程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出,在煤质和灰渣分析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各个流股的灰渣量,通过合理简化,建立的气化灰水的循环体系能达到很好的平衡。通过该模型,可以为气化过程渣、水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工业煤粉锅炉系统在煤粉燃烧器和炉膛设计理论以及设计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讨论和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和解决措施,为不同煤质在工业煤粉锅炉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高盐水中无机杂质协同去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煤化工高盐水资源化处理的技术需求,结合钙、镁、硅、氟等杂质大量共存的水质特点,实验研究了一条以两步法化学沉淀(加碱调pH沉淀,加碳酸钠沉淀)为主的无机杂质协同去除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在控制pH≥11.1的条件下,化学沉淀可将钙、镁、硅协同去除至20、5、4.7 mg/L以下;选择氢氧化钙调pH还可同时取得显著除氟效果,但氟离子去除率随原水硫酸根浓度在16.1~64.3 g/L间的递增而由93.0%逐渐下降至62.2%。当协同除氟不能满足产水要求时,验证了增加一步铝盐絮凝沉淀将氟离子除至20 mg/L以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煤浆气化灰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结垢机理进行分析,通过降硬度试验研究,对NaOH+Na_2CO_3、NaOH+CO_2、Ca(OH)_2+Na_2CO_3三种药剂方案处理效果、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寻找有效可行且成本低廉的解决措施,为减缓系统结垢、堵塞问题,提高气化灰水回用率提出现场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工业锅壳煤粉锅炉因其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可以为锅炉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优化锅炉设计,分析了现有的烟温计算方法——73标准和《燃油燃气锅炉》简化算法。并根据能量衡算及辐射、对流传热方程建立了一维稳态传热数学模型,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通过10 t/h示范锅炉的验证,与已有的2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准确。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考虑水侧热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盐废水蒸发处理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利用纺织品具有孔隙率高、透气性好、传湿快和光热转换性能可控等特性,将其作为含盐废水的流动以及蒸发载体进行实验,研究其厚度、透气性、颜色和纳米碳化锆后整理对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盐废水在织物表面的蒸发速率比在自然状态下蒸发提高了400%;厚度为0.48 mm的织物相比于1.32 mm的织物,含盐废水蒸发速率提高了63%;透气率为126.7 L/(s·m2)的织物相比于53.9 L/(s·m2)的织物,含盐废水蒸发速率提升了56.9%;黑色织物对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促进作用相比于白色织物提高了30.3%;采用纳米碳化锆整理后白色织物表面含盐废水的蒸发速率相比未处理织物提升了95.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