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导叶式旋风管不同组合结构分离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了排尘结构、排气芯管结构以及分离空间高度等结构参数对旋风管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绘制出旋风管不同组合结构的分离性能曲线,总结出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旋风管分离性能相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导叶式旋风管下端安装排尘锥,通过改变排尘锥的开缝结构来改变含尘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状态,从而实现旋风管的减阻增效.通过对比分析排尘锥开缝结构的变化对旋风管的压降、分离效率及粒级效率的影响.得到排尘锥开缝有助于提高7μm以下细颗粒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3.
导叶式旋风管排尘口处颗粒返混夹带现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导叶式旋风管内颗粒返混夹带现象。研究表明,排尘口下方存在明显的灰斗返混现象,颗粒返混质量流率占入口颗粒质量流率的38%,排尘锥内部颗粒返混夹带量占入口颗粒流率的47%;排尘口上方1.1D(D为旋风管直径)范围是主要的二次分离空间,最终影响分离效率的返混颗粒仅占入口颗粒质量流率的2.5%;13 μm以下的返混颗粒会对分离器总效率产生影响,粒径越小,影响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热交换器中波形膨胀节的使用情况,通过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阐述了波形膨胀节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5.
PSC型导叶式旋风管内颗粒返混夹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孔球探针测量仪与等动采样法,对PSC型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场、浓度场分布进行测试,并对不同排尘结构进行比较,据此研究了PSC型导叶式旋风管内的颗粒返混夹带现象。结果表明,排尘段返混存在两个区域,返混夹带主要以10μm以下小颗粒为主,开缝后的排尘锥具有很强的抗返混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