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数理化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即将出现的全球能源危机和低效的能源利用推动了节能设备在显示和照明领域中的应用.节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被认为是新一代智能显示器,成为未来节能照明光源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产品之一.而高效深蓝色材料的分子设计由于其固有的宽带隙,载流子电荷传输不平衡以及其在固态下的低效率,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菲并咪唑基团作为一种新型蓝光材料的构筑单元,具吸引力的双极特性和优异的荧光效率,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兴趣.对于菲并咪唑基团深蓝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几年来含有菲并咪唑类基团蓝光材料的发展状况,对菲并咪唑基团衍生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设计思路与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未来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勒烯C60与肌氨酸和有机醛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获得了九种含不同有机功能基团的C60吡咯烷衍生物19, 用1H NMR, 13C NMR, FTIR, 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皮秒激光光源, 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3), 结果显示: 化合物3 (γ(3)=4.14×10-33 esu)具有最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说明增加噻吩共轭链的长度, 使三阶非线性活性增加; 对具有相同共轭链的C60-噻吩吡咯烷衍生物(2, 5, 14), 吸电子取代基减小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给电子基增大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同时发现喹啉环2-位键联(7)比4-位(8)有更好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C60-蒽吡咯烷衍生物1.以1H NMR,13C NMR,FTIR,UV-Vis和FAB MS进行了结构表征,测量其在甲苯溶液中的紫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并在最大发射波长下测得其荧光寿命为5.44 ns,利用皮秒激光光源,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1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3)为6.60×10-33 esu,大于C60的文献报道值7.5×10-34 esu.说明C60-蒽吡咯烷衍生物1在激光激发下发生了加成基团蒽与母体C60之间的分子内能量转移和电荷传递.通过理论化学计算进一步验证了电荷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应用研究,着重从生物活性、分子磁性和光电材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参考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精油类化妆品中31种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以含有2%甲酸的甲醇-水(3∶1,体积比)为提取溶剂,正己烷除脂;采用HPH-C_(18)色谱柱(2.7μm,100 mm×2.1 mm)分离,以0.2%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测定。结果表明:31种生物碱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2 8~1.000 0。方法检出限为0.09~3.03μg/kg,定量下限为0.31~10.12μg/kg,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3.3%~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73%~17%。该方法前处理简便高效,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精油类化妆品中生物碱的检测及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一种C60-苯并噻吩吡咯烷衍生物(2),以1HNMR、13CNMR、FTIR、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由其在甲苯溶液中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得,在最大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寿命为5.34ns。Z-扫描技术测得其分子三阶非线性极化率γ(3)为1.82×10-33esu,大于C60的文献报道值7.5×10-34esu,表明在激光激发下苯并噻吩与C60之间发生了分子内能量转移和电荷传递。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佐证了电荷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光伏器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因其高性价比以及简单的制造工艺而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器件中,染料分子通过锚取代基与氧化物基底之间的化学键接枝在金属氧化物表面,从而实现光捕获以及光生电子的注入.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DSSCs的染料锚基团主要是羧酸基团,包括苯甲酸和氰基丙烯酸基团.但是,器件使用过程中染料从金属氧化物表面脱附以及由此带来的器件长期稳定性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考虑到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耐久性要求,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具有更好接枝能力的锚基团.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所研发的几种稳定锚基团及其相应的光伏参数,并简单讨论了分子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锚基团在光催化水解制氢以及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两种含三氟苯基的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配体:(E)-2-[2-(2,4,6-三氟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B)、(E)-5-[2-(2,4,6-三氟苯基)亚胺基]-8-羟基喹啉(C)及其相应的锌配合物D与E,产物经NMR,IR,MS,元素分析等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核磁、紫外滴定跟踪了金属锌与配体的配位过程,并测定了两者溶液状态下的荧光性质:化合物D,E在甲醇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位置分别在599 nm和572 nm处;相比于8-羟基喹啉,2位和5位取代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荧光发生了明显红移。锌配合物固体荧光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D表现出较长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9.
以3,4-二溴环戊砜(1)为原料, 在无水吡啶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 得到反应中间体4-溴-2-环戊烯砜(2), 再分别与一系列取代苯甲酸盐3a3c以及茜素黄GG (3d)发生酯化反应, 合成出4种新环戊烯砜衍生物4a4d, 并用IR, 1H NMR, MS, 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开发和商业化的一项关键突破是将磷光材料用作发光材料,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材料的内部量子效率提高了3倍。在所有磷光材料中,方形平面铂(Ⅱ)配合物由于高的结构刚性而表现出磷光量子产率高、磷光寿命短以及化学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这对于实现具有长使用寿命的OLED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铂(Ⅱ)配合物由于其平面配位几何形状,可以轻松构建二齿、三齿或四齿配体,从而可显著调控铂(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除此之外,含多个Pt中心可以进一步增强分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从而增强其磷光发射。基于以上考虑,该文对含二齿、三齿和四齿配体的单核及多核铂(Ⅱ)配合物在OLED发光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配体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铂(Ⅱ)配合物材料的研究难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