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前言     
<正>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作为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或半导体)以及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发生的带电及电子转移变化的科学,特别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自1799年伏打电池问世和1833年法拉第电解定律提出以来,电化学的发展已经超过200年的历史,并一直是化学科学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分支之一.近几十年来,电化学已经广泛渗透进入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界面科学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涵盖多种物理化学过程,成为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紧密交叉和融合的学科.与此同时,我国电化学工作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科研水平迅速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对国民经济、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郑洪河  石磊  高书燕  王键吉 《电化学》2005,11(3):298-303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尖晶石L iMn2O4于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以室温离子液体作电解液,L iMn2O4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08.2 mAh/g、循环效率高于90%,温度和电流密度显著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交流阻抗测定了L i+在电极/电解液相界面迁移的活化能,为55 kJ/mol.根据界面反应的高活化能解释了L iMn2O4在该离子液体电解液中低温性能和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粘结剂是制备电极必须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选择和使用显著影响电极的宏观电化学性能,其优化是制造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粘结剂在电极电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阐述了不同锂离子电池电极粘结剂的特征和优缺点,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电极粘结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粘度法和^13C-NMR、UV、Raman光谱学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胶-凝胶相结转变过程,结合体系的光谱学特征,分析了体系相转变过程中海藻酸单体官能基与二价铜离子间的结合情形、分子链的构型变化以及与它紧密相关溶剂行为,进一步探讨了天然高分子电南海藻酸钠在重金属离子Cu^2+作用下的凝胶化机理。  相似文献   
5.
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与碳负极材料间的相容性是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体系与碳负极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现状和微观机制,阐述了不同种类的室温离子液体与碳负极材料相容性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ol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 ̄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介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碳阳极;包覆;电化学性能;超声浸渍包覆石墨的嵌脱锂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lo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软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临界点fc的影响,明确了临界点附近相对粘度的幂次公式ηrel∝(fc—f)-k)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钠溶液溶胶-凝胶相转移的温度效应及IR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3wt%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Cu2+、Co2+后,体系的粘度、电导与离子浓度、温度的关系,结合IR光谱对海藻酸钠溶液在溶胶-凝胶相转移过程中的分子结构与构型变化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10.
郑洪河  刘云伟  曲群婷  石静 《化学通报》2007,70(11):834-839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新一代软功能介质材料,其电化学性质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在用于锂离子电池时与正极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状况,总结了不同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容性的基本规律,从正极材料和室温离子液体两个方面探讨了改善室温离子液体/正极材料相容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