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数理化   4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μ3-S)FeCo2(CO)7(dppfe)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S)FeCo2(CO)7(dppfe) (2) (dppfe=Ph2PC5H4FeC5H4PPh2).利用IR,1H NMR,MS 和 X-ray单晶衍射的方法对簇合物2进行了结构表征.簇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 a=1.132 4(15) nm, b=1.3670(17) nm, c=1.5769(2) nm,α=114.646(2)°,β=100.340(2)°,γ=100.113(3)°, V=2.0953(5) nm3.  相似文献   
2.
用P(SR)Cl_2和P(SR′)_3作n-酸配体,分别与Fe_3(CO)_9(μ_3-S)_2进行取代反应,得到6种新的一取代产物Fe_3(CO)_8(μ_3-S)_2L和3种新的二取代产物Fe_3(CO)_7(μ_3-S)_2L_2,并对它们进行了IR、~1H NMR和MS表征,测定了其中一种取代物Fe_3(CO)_8(μ_3-S)_2[P(SC_6H_5)Cl_2]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超临界流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引人注目的制备药物细微粒子及控制释放的药物输送系统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的概念、进展及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八步连续反应,成功地合成了3个炔桥联不对称五苯基取代双二茂铁衍生物Fc''-C≡C-Fc(1)、Fc''-C≡C-C≡C-Fc(2)和Fc''-C≡C-C≡C-Fc''(3)(Fc''=五苯基二茂铁基,Fc=二茂铁基)。在设计合成双二茂铁衍生物的过程中,首先经过4步反应,制备出已知化合物Fc''-H(4),再连续进行3步反应,分别得到3个中间化合物Fc''-COCH35),Fc''-CCl=CHCHO(6)和Fc''-C≡CH(7),最后利用偶联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3。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化合物1、25、7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化合物1~7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的C-H…π键相互作用和空间位阻是导致化合物12分子中Fc''和Fc基空间排布取向不同的主要原因。当二茂铁的一个环戊二烯环上引入5个苯取代基时,铁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将升高(Epa(Fc''-H)=0.658 V,Epa(Fc-H)=0.511 V)。与已知化合物Fc-C≡C-Fc(ΔE=0.215 V)和Fc-C≡C-C≡C-Fc(ΔE=0.134 V)相比,化合物1~3的氧化电位差值(ΔE)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ΔE1=0.236 V;ΔE2=0.170 V;ΔE3=0.146 V)。将1与Fc-C≡C-Fc,2与Fc-C≡C-C≡C-Fc和3进行比较发现,当炔桥两端连接不同的基团Fc''和Fc时,其氧化电位差值(ΔE)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Mono-、 di- and tri-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FeCo2(CO)9(μ3-S) with P(OR)3 were synthesized. They have the following formular, FeCo2(CO)9-n(μ3-S)[P(OR)3nn=1, R=CH2CH2CH3(a); n=1,2,3, R=CH2CH2CH2CH3(b); n=1,2,R=CH(CH3)(CH2)2CH3(c)]. The six new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MS spectra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deduced.  相似文献   
6.
刘兴旺  王娜  索全伶 《有机化学》2009,29(2):292-296
为了寻找新的发光材料并研究β-二酮对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我们合成了一个新的β-二酮配体: 1-苯 基-3-(对苯乙炔苯基)-1,3-丙二酮(HPPP), 并用HPPP、邻菲罗啉(phen)分别与Eu(III)和Tb(III)反应, 合成了两个新的三元稀土配合物: Eu(PPP)3phen和Tb(PPP)3phen, 通过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对三元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发现β-二酮配体对配合物的发光有较大影响,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于力华  吴爱国  王宏达  李壮  索全伶 《分析化学》2001,29(12):1470-1477
评述了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于脱氧核糖核酸研究领域的样品制备过程.主要内容涉及基底的选择与处理、样品的固定与展开方法、优缺点以及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原子力显微镜 ( AFM)自 1 986年发明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2 ] ,成为众多研究领域中的强有力工具 ,并为其它的研究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互补手段 .DNA是 AFM首次研究的生物样品之一 ,它使人类首次观察到 DNA分子的原始形貌 ,并实现了接近生理条件下的操作 ,使得随时监测生物大分子的生化反应过程成为现实 [3,4 ] .在 DNA的 AFM研究中 ,样品的制备是其关键 .以阳离子 (如 Mg2 + ,Ba2 + ,Mn2 +和 Ca2 +等 [5] )固定法较为常见 ,其操作简单 ,固定效果好 ,基底效应小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存在限制性内切酶时 ,这些简单离子会…  相似文献   
9.
扫描探讨显微技术中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力华  索全伶等 《分析化学》2001,29(12):1470-1477
评述了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于脱氧核糖酸研究领域的样品制备过程。主要内容涉及基底的选择与处理、样品的固定与展开方法、优缺点以及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八步连续反应,成功地合成了3个炔桥联不对称五苯基取代双二茂铁衍生物Fc′-C≡C-Fc(1)、Fc′-C≡C-C≡C-Fc(2)和Fc′-C≡C-C≡C-Fc′(3)(Fc′=五苯基二茂铁基,Fc=二茂铁基)。在设计合成双二茂铁衍生物的过程中,首先经过4步反应,制备出已知化合物Fc′-H(4),再连续进行3步反应,分别得到3个中间化合物Fc′-COCH_3(5),Fc′-CCl=CHCHO(6)和Fc′-C≡CH(7),最后利用偶联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3。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化合物1、2和5、7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化合物1~7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的C-H…π键相互作用和空间位阻是导致化合物1和2分子中Fc′和Fc基空间排布取向不同的主要原因。当二茂铁的一个环戊二烯环上引入5个苯取代基时,铁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将升高(E_p~a(Fc′-H)=0.658 V,E_p~a(Fc-H)=0.511 V)。与已知化合物Fc-C≡C-Fc(ΔE=0.215 V)和Fc-C≡C-C≡C-Fc(ΔE=0.134 V)相比,化合物1~3的氧化电位差值(ΔE)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ΔE_1=0.236 V;ΔE_2=0.170 V;ΔE_3=0.146 V)。将1与Fc-C≡C-Fc,2与Fc-C≡C-C≡C-Fc和3进行比较发现,当炔桥两端连接不同的基团Fc′和Fc时,其氧化电位差值(ΔE)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