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乳液 ,然后在低温下引发聚合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乳化剂的浓度、液膜增强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并计算得到了聚合速率的公式 ;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讨论了乳化剂浓度、聚合温度等对乳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CHPO)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CA)为共乳化剂,通过超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乳胶粒子.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及配比、分散相体积分数、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及配比和温度等各因素对乳液稳定性、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子的形态,用粘度法测定了聚苯乙烯的粘均分子量.考察了苯乙烯进行超浓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求得在30℃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0.36[I]0.49[E]0.72,表观活化能为19.72kJ/mol.所得乳胶粒子的直径在0.1~0.3μm之间,粘均分子量在2×106~4×106之间.为低温下实现超浓乳液薄层聚合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共聚合.探讨了液膜增强剂种类和聚合环境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研究了薄层厚度,薄层面积,聚合温度和加热方式对体系(包括单体和水)挥发性和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薄层和试管聚合的速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浴与烘箱加热方式下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得到了在水浴中反应后的聚合物粒子平均粒径和分散度都减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