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数理化   2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重氢键为引导,二硫键连接疏水性聚乳酸(PLA)和亲水性β-环糊精(β-CD)合成了嵌段共聚物β-CD-PLA。采用1 H-NMR和GPC对嵌段共聚物β-CD-PL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芘作为荧光分子探针对嵌段共聚物β-CD-PLA自组装胶束的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仪(DLS)对自组装胶束的粒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二重氢键的引导作用力和碘的氧化作用下,中间体脱去保护基形成双二硫键,形成目标嵌段共聚物β-CD-PLA,该嵌段共聚物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89mg/mL,在稀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组装形成空白胶束的粒径为31nm,阿霉素盐酸盐(DOX)载药胶束的粒径为42nm。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重氢键为引导、双二硫键为连接单元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PEG_(2000)-PLA_(3000)-PEI_(1200)-PLA_(3000)-PEG_(2000),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胶束可作为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运输载体。采用核磁(~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检测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二重氢键引导下合成嵌段共聚物,其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52mg/mL,粒径为(32±0.1)nm,表面电势(46.9±0.7)mV。负载siRNA的胶束粒径为(35±0.3)nm,表面电势为(27.2±1.1)m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证明纳米胶束可携带siRNA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3.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 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在β-榄香烯母体上成功地引入含吡啶基的三齿螯合剂, 并与稳定的三羰基铼配位, 得到了一种新的铼(I)三齿配合物, 在此基础上利用铼的放射性同位素Re-188进行了放射性标记. 反应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分别用IR, 1H NMR, HRMS, HPLC或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β-榄香烯三羰基铼配合物的合成、放射化学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评价, 为探讨β-榄香烯体内靶点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 并为最终开发基于β-榄香烯的放射性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胆酸、鹅去氧胆酸为起始原料, 经羧基的酯化、酯的胺解以及氨基的烷基化, 合成了一系列潜在的针对肝胆显像和肠显像的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分子探针前体. 该方法简便易行, 合成路线短, 产率高, 它们的结构已经过IR, 1H NMR, 13C NMR, HRMS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这些结果为基于以胆汁酸为原料的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沈玉梅  施敏 《有机化学》2003,23(1):22-29
金属元素和CO2形成配合物已有详尽的综述,介绍近年来用过渡金属催化固定 CO2以及利用有机胺、醇类化合物固定CO2生成有机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类基于四氢吡喃/四氢呋喃醚结构的酸敏感连接单元1a和1b,该连接单元的两端均为易反应的活性官能团,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并合成了一种含四氢吡喃醚结构的模型化合物以及含四氢呋喃醚结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其中聚乙二醇(PEG)为亲水片段,聚乳酸(PLA)为疏水片段,其结构经1H NMR、IR以及GPC的表征,并测定了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粒径大小、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常温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酸敏感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与氨基化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榄香烯单取代PEG衍生物, 利用IR, 1H NMR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采用WST-1法观察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 探讨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经PEG修饰的β-榄香烯的抗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 Al/ Zr 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分别考察了 Cp2 Zr( O Ar)2/ E A O ( Ar= C6 H5、p  C6 H4 M e、m  C6 H4 N O2、p  C6 H4 N O2) 4 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 发现用 Cp2 Zr( O Ar)2 代替 Cp2 Zr Cl2 作为主催化剂, 对于 Kam insky 型体系 Cp2 Zr L2/ E A O 催化乙烯齐聚, 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 可使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改善. 在 Cp2 Zr( O Ar)2/ E A O 的4 种催化体系中, 当酚基对位带有强吸电子基团时( Ar= p  C6 H4 N O2), 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王梅  李锐  钱明星  沈玉梅  王辉  何仁 《化学学报》2000,58(6):666-669
研究发现Cp~2ZrL~2(L=Cl,Me,OC~6H~4-p-Me)/EAO(乙基铝氧烷)可同步催化乙烯齐聚-环化反应,不仅给出链状烯烃,而且生成环状剂聚物--亚甲基环戊烷。环状齐聚物的选择性取决于主催化剂的结构和浓度,反应介质,预反应温度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Al/Zr比及烷基铝水解程度等因素,加入碱性第三组分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亦有一定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亚甲基环戊烷的选择性达到37%。  相似文献   
10.
膦氧双齿配体对Kaminsky型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链低碳α-烯烃是合成线性低密聚乙烯(LLDPE)和高密聚乙烯(HDPE)的共聚单体,也是生产可生物降解的洗涤剂、高级润滑剂、增塑剂等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外对于α-烯烃齐聚均相催化剂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镍和锆络合物上[1~4]。研究表明,改变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