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1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脲醛树脂合成反应过程的FTIR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中不同结构形成和变化情况. 对FTIR谱图解析和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脲醛树脂预聚物合成过程中, 随着甲醛与尿素反应的进行, 红外谱图特征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酰胺II带特征峰波数逐渐低移, 有更多羟甲基、醚键和—NHCH2—结构基元形成, 固化反应使上述结构基元相应减少. 着重分析了不同甲醛与尿素摩尔比(nF/nU)下尿素与甲醛反应产物结构的变化, 随nF/nU的增加, 酰胺II带特征峰波数逐渐低移, 碱性条件下醚键和—NHCH2—结构基元明显增加, 在较强酸性条件下Uron环、亚甲基桥和羟甲基显著增加, 而—NHCH2—结构基元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科研志趣、提高创新能力是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面临的挑战。高分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专业实验必修课,更应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人才培养趋势,课程在夯实基础实验内容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以更具吸引力的前沿性、应用性的实验背景为引导,通过内容编排,增加"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以"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试点项目,进行了自主探索型立体式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索,将经典的溶液聚合实验,拓展为4个有应用背景的"科研工作坊",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相信,这种自主研究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及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思路,将是未来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坚持并不断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大量涌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人类思维模式和学习的组织形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一改变与由应试传统带来的僵化的实验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分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专业实验必修课,必须确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批判思维、灵活运用的教学理念,以及个性化多样性的培养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和创新灵感。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立体的课程体系,将原本孤立的单元教学成功地按照相关性穿插起来;设计了由基础实验派生,过渡到自主探究型实验的多样化教学内容;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挑战和质疑的创新型教学思维;融入了工程伦理和社会担当的职业道德培养理念。努力形成培养未来社会的引领者、创新者和建设者的土壤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方法,并对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高羧基含量无皂多孔聚合物乳胶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凯  阚成友  杜奕  TAKEDA  Shinji  刘德山 《化学学报》2005,63(15):1456-1460
功能性聚合物乳液的性能与其功能基的含量密切相关. 采用完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羧基含量并且粒径分布均一的交联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因为甲基丙烯酸 [P(MMA-EA-MAA)]乳胶粒, 然后通过碱后处理, 制备出了高羧基含量的无皂多孔P(MMA-EA-MAA)乳胶粒. 系统研究了MAA对聚合反应、胶粒特性及胶粒多孔结构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一定(0.3 g)的条件下, 随着MAA用量从4.0 mol%增加到 10.0 mol%, 聚合物交联程度(Px)从28.26%迅速增大至90.95%, 当其用量超过10.0 mol%后Px增大趋势变缓; 随着MAA用量的增加, 处理后胶粒体积膨胀百分率(ΔV)逐渐增大, 在MAA用量为12.0 mol%时ΔV达到42.1%的最大值, 当MAA用量增大到14.0 mol%时, 尽管Px高达95.44%, 胶粒仍具有完好的孔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MMA-EA-AA无皂乳液聚合中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研究了MMA EA 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种因素对乳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制得了单分散、粒径在 30 0~ 6 0 0nm可控聚合物乳胶粒 .结果表明 ,在过硫酸铵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聚合初期加入大量引发剂可同时提高单体转化率和乳胶粒的单分散性 ;随着引发剂和AA用量的增加以及聚合温度的升高 ,胶粒粒径逐渐减小 ,转化率逐渐升高 ;随着NH4 HCO3用量的增加 ,粒径逐渐增大 ,当NH4 HCO3用量达到 0 5g以后 ,转化率逐渐降低 ;搅拌速率为 30 0r min左右时 ,单体转化率最高 ,所得乳胶粒粒径最均一 .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粒径窄分布的P(MMA-EA-MAA)乳胶粒,通过对上述胶乳进行碱处理,制备出了具有空腔结构和多孔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过程、胶粒特性及胶粒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后,单体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粒径略有减小,交联剂用量较高时,乳胶粒粒径分布加宽;二乙烯基苯(DVB)的交联效率稍高于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不加入交联剂及EGDMA用量低于0.5%时,处理后乳胶粒呈空腔结构,加入DVB及EGDMA用量高于1.0%时,处理后乳胶粒呈多孔结构,并且乳胶粒体积增量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批量法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粒径窄分布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丙烯酸乙酯(EA)- 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胶乳,并通过碱后处理,制备出了具有异型结构的乳胶粒,探讨了AA用量及MMA /EA质量比对胶粒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含量大于0 .0 4mol时,胶乳中开始出现异型结构粒子,随着AA用量的增加和MMA/EA质量比的减小,异型粒子在胶乳中所占比例增加,胶粒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当EA用量较高时,粒子边界模糊,异型结构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种子乳液聚合中复合乳胶粒结构形态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阚成友  杜奕  刘德山  焦书科 《化学学报》2002,60(6):1129-1133
为了得到一种能够预测和控制乳胶粒结构形成的定量方法,本研究选用含有两 种聚合物乳胶粒(P_a和P_b)和水的体系作为模型体系来模拟种子乳液聚合体系,在 不考虑动力学因素的条件下,对乳胶粒可能出现的三种极限形态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最终乳胶粒稳定的结构形态不仅取决于体系中的P_a,P_b和水三者之 间的界面张力γ_(aw),γ_(bw)和γ_(ab),而且还取决于两聚合物的体积分数 V_a和V_b。形成P_a/P_b型正核壳结构乳胶粒的热力学必要条件是(γ_(aw)-γ_ (bw))/γ_(ab) > V_a~(2/3)-V_b~(2/3)和(γ_(aw)-γ_(ab))/γ_(bw) > (1- V_b~(2/3))/V_a~(2/3);形成P_a/P_b型反核壳结构乳胶粒的热力学必要条件是(γ _(aw)-γ_(bw))/γ_(ab) < V_a~(2/3)-V_b~(2/3)和(γ_(bw)-γ_(ab))/γ_(aw) > (1-V_a~(2/3))/V_b~(2/3)。对以聚丙烯酸酯为种子有机硅氧烷的乳液聚合体系 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与利用上述热力学关系式预测的结果 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聚合工艺及m(MMA)/m(EA)对MMA-Ea-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及乳胶粒性质的影响;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