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提高极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发展了种种新的极谱方法,交流极谱就是其中的一种。与直流极谱法相比,交流极谱的分辨能力以及前放电物质的允许量  相似文献   
2.
溶出计时电位法是近年来被逐渐重视起来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特别是以玻态石墨电极为指示电极的溶出计时电位法能获得很高的灵敏度。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先将待测离子在恒电位的条件下电解沉积于玻态石墨电极的表面,然后在恒电流的条件下使之溶出,不同的金属将根据其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3.
4.
由于电解池时间常数和iR降的限制,传统上绝大部分电化学实验的时间尺度是在秒或毫秒的范围,超微电极的应用使得快速电化学动力学测量成为可能。考虑一个盘电极,双电层电容Cd以及瞬态电流i都与电极面积即半径平方成正比,而溶液内阻R_u则与电极半径成反比,因此,电解池时间常数R_uC_d和iR_u降都随着电极尺寸的缩小而减小。一个半  相似文献   
5.
6.
电毛细曲线在双电层结构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表面张力随电位的变化能给出电极表面电荷量及其符号的信息。在电毛细曲线的最高点,表面张力相对于电位的变化为零,因而为电极的零电荷电位。电极一溶液界面的许多性质与电位偏离零电荷电位的程度有关。电毛细曲线在电极表面吸附现象的研究中也是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痕量碲在玻璃态石墨电极为基体的金膜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0.1M高氯酸介质中于+0.65伏左右得到一个碲的溶出峰,峰面积与碲浓度在1.0×10-9M~5.0×10-6M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达1.0×10-9M,相当于0.13ppb,成为目前碲的分析中最灵敏的方法之一。本文并用三角波周期伏安法观察了电极反应过程,证明电极反应属不可逆反应,并认为碲在电极上的浓集可能是由于形成了碲-的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脉冲极谱是由Barker在其方波谱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脉冲极谱具有很高的分析灵敏度,已成为痕量元素分析和有机分析的有力工具。至今已有不少关于脉冲极谱用于各种分析的报导,但关于仪器方面的报道尚少。近年来,国内已研制了脉冲极谱仪,灵敏度极高,但因采用电子管电路,体积较庞大。我们根据脉冲极谱原理,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台晶体管-集成电路脉冲极谱仪,仪器完全用国产元件组成,电路简单,造价低廉。主体体积仅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Saveant-Andrieux电催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表征了SO32-在经Nation-Os(bpy)32+/3+修饰后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体系的动力学行为,用动力学区域图确定体系的动力学类型.当反应物浓度从8×10-5变至1.28×10-3(mol/L)时,体系始终遵循"SR"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数字模拟方法研究了可逆、准可逆和不可逆电极反应的交流阻抗,得到了与理论推导相符合的结果。文中亦研究了薄层电解池的交流阻抗的数字模拟。通过数字模拟,人们不需用等效电路模型便能解释交流阻抗数据的化学意义,这对认识复杂电极过程尤为重要。文中给出了交流阻抗的离散数字模型,并讨论了动力学参数对阻抗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