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国外载人航天器热控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国外载人航天器热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国外典型载人航天器的主动热控系统组成,特别是国际空间站美国实验舱的主动热控系统,并对热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旨在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飞机是美国空军实验室提出的一种高空长航时预警监视和信息综合飞行器,采用平台载荷一体化技术理念,兼具飞行器和传感器的双重特征。平台与载荷之间多要素耦合,意味着不同于传统情报、监视与侦察(ISR)飞机的总体设计;飞行条件与性能指标为气动设计带来了新挑战;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不仅造成飞行性能恶化,还会导致机翼共形天线电性能的损失。本文总结了传感器飞机的技术特征,从飞行平台和共形天线两方面阐述了美国传感器飞机系统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支撑传感器飞机发展的一体化布局设计、层流减阻、阵风减缓、共形天线设计、形变测量与重构、电性能补偿6项核心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相关应用;从飞行能力、隐身能力、感知能力及协同能力4个方面展望了该类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可为后续新型ISR飞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体复用技术回收利用了气闸舱出舱活动泄压的大部分气体,对空间站的长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研了"国际空间站"气体复用技术,包括美国联合气闸舱及日本实验舱气闸室。重点介绍联合气闸舱气体复用系统组成、硬件设计及性能,并阐述了泄压方式的冗余设计。初探了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经论证,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拟采用转移抽送的技术原理,与"国际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方案有不同特点。探讨了气体复用技术的地面试验方法,对试验条件的影响性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文章的技术方案简便可行,可应用于我国空间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弦向缝隙叶栅对边界层分离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S1流面上进行势流与粘性流迭代求解弦向缝隙叶栅流场的计算方法,将S1流面上势流方程组的解与经I11ingworth-Stewartson变换后的边界层方程结合起来联立求解弦向缝隙叶栅流场。计算值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在正大攻角时,向缝隙叶栅能效地控制边界层分离。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器舱门快速检漏仪是载人航天器舱门及其对接机构对接面气密性检测的测试仪器。为了验证舱门快速检漏仪的可靠性指标水平,按照寿命型和计量型可靠性试验方法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其功能、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模式,确定了可靠性特征量,提出了舱门快速检漏仪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件状态、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程序、故障判据及可靠性评估方法,并给出了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载人航天器不同物质间的气液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吸湿性和皮托管气液分离技术、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及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的原理、设计形式、性能,以及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及"国际空间站"上的应用情况。结合中国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情况,对上述3种气液分离技术进行了比较。其中:材料吸湿性气液分离技术处理量小;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要多消耗电能,且产生振动及噪声;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不产生振动及噪声,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气液分离技术,即溶解式气液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7.
马来酸酐接枝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壳聚糖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固定引发剂浓度1.5mmol/L,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壳聚糖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2,pH=6。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8.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等内容,其内涵构成要素分别有三个层面,即思想道德素质层面、专业素质层面和身心素质层面.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阐述了几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超声速和高超声速翼型非定常气动力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叙述当地流活塞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导得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尖前缘翼型的压强系数和振动导数公式。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它理论的结果作了比较。实例表明在活塞理论失效的情况(M_∞δ_(max)>1)下,本方法仍能给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0.
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是空间有效载荷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空间有效载荷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真空环境支持和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国际空间站包括美国“命运号”实验舱(USL)、欧空局哥伦布轨道舱(APM)及日本实验舱(JEM)内的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及使用情况;对美国实验舱内的一号微重力材料科学机柜及微重力燃烧科学机柜内部专用的真空支持系统作了主要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的初步方案设想,即合理安排有效载荷实验进行次序,将废气排放子系统及真空资源子系统合二为一,以节约资源,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