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境安全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甲醇催化膜电极继续进行了研究。在原有的铂-铑催化膜电极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铂钯(10—100%Pd)体系;铂铑(15—45%Rh)体系;以及铂-钯加贱金属体系。分别考查了催化膜电极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干扰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多种物理分析方法对催化膜电极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响应曲线的动力学过程,甲醇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是属于一级动力学响应。据此筛选出较合适的甲醇催化膜电极。  相似文献   
2.
被动式甲醛监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的被动式甲醛监测器,以20%二乙醇胺处理过的玻璃棉为吸收介质,并用多聚甲醛在恒温下分解生成甲醛的方法,制备ppb到ppm级的甲醛气源,然后用AHMT比色法测定监测器收集的甲醛量。监测器能准确测定120ppb(取样7d)到20ppm(取样8h)的甲醛,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小于16%,平均采样速度为5.0ml/min。  相似文献   
3.
我国某些地区氮氧化物的污染情况还较严重,如硝酸工厂向大气中排放出的尾气,氮氧化物浓度在出口处高达数千ppm,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如何较快速进行治理与测试工作实为环境污染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较高浓度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被动式(无动力)甲醇个体监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甲醇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作用,设计了被动式甲醇个体监测器。这种监测器适宜于大面积调查室内甲醇污染;在甲酵污染区内暴露时间与甲醇浓度成线性关系;反向扩散小;温度变化对监测器性能的影响有规律性可循。应用这种监测器在化工厂甲醇车间进行了现场采样与测试,并与控制电位法相对照,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测定污染源中的NO_x,其特点是:方法快速灵敏,仪器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适合于现场监测。 Blurton等人研究NO和NO_2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并研制成控制电位电解法低浓度NO_x气体检测仪。国外厂商按类似原理已生产出用于监测烟道气中的NO_x分析仪,根据电化学原理改变实验条件还可以测定CO、H_2S、乙醇、甲基肼等。我们根据污染源组分的不同,分别对应用铂和金扩散电极测定氮氧化物(NO_x)总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微分脉冲极谱法研究了背景电流、底液pH值、肼用量、脉冲电压振幅、扫描速度和氧化甲醇的条件等对测定大气中甲醛、甲醇含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甲醛的峰电位为-1.03V(相对于Ag/AgCl电极),检测下限为10ppb;甲醇的检测下限为80ppb。用本法测定了北京化工实验厂大气中甲醛和甲醇的含量,其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KNO_3—NaNO_3低共熔物于250℃恒电流电解,由电流值、载气流速的大小可制得不同浓度的NO_2标气,将其通过钼—碳催化转换器转换成NO标气.所得的NO_2、NO标气可用于核对分析方法及校正氮氧化物控制电位分析仪。  相似文献   
8.
由于上燃烽窝煤具有上火迅速,减少污染,提高热效率,节省能源等优点,引起了各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与此同时,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对上燃蜂窝煤的燃烧废气进行了测试获得一些数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迫切需要准确了解掌握燃烧情况以及废气中有害成分与含量。从而改善上燃蜂窝煤质量与煤炉的结构,达到广泛实际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贮存一氧化氮(NO)标气的钢瓶,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钢瓶内部必须清洁干燥,以防NO_2与水汽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其次,瓶壁应具有一定的光洁度,如表面粗糙不平或有细砂孔,则NO(包括NO_2)极易被吸附以致浓度发生变化,再者,瓶壁还应基本上是化学惰性,这样NO在瓶壁上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反应进行特别缓  相似文献   
10.
甲醇分析仪是按控制电位电化法的原理设计的,它具有一定的灵敏度、测试量程及抗干扰性能。由于仪器使用、维护方便,适于监测甲醇工厂的车间、成品库、操作室等处环境中的甲醇蒸气浓度。分析仪经现场多次测试考核后,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为:累计时间500小时,间歇时间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