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氧吸收速率(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52  
研究了用氧吸收速率(OxygenUptakeRate,简称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方法.利用生物抑制剂丙烯基硫脲(alylthiourea,简称ATU)和氯酸钠(NaClO3)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活性.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OUR,可以分别计算出污泥的亚硝化活性和硝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反应器中的硝化反应情况相当一致.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适用于硝化系统中硝化活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给水气浮工艺浮渣絮凝调理的最佳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给水气浮浮渣,选用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作絮凝剂,调理后进行离心脱水试验,研究絮凝调理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低pH值有利于4种絮凝剂对浮渣离心脱水性能的改善;对于4种絮凝剂,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絮凝条件,其中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PAM的最佳絮凝条件较阳离子型PAM和HCA需要更高的混合和反应转速以及更长的混合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冲示踪法以NH4Cl作示踪剂,通过其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分布来研究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AMBR)的水力特性。反应器的结构决定了反应器的流态,从而控制着可能达到的处理效率。为优化设计反应器结构研究了反应器的构型、导流板与器壁间距对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器的流态介于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之间,带有导流板的反应器推流程度更大一些,而底部有孔的反应器推流程度弱,反应器的水力死区较小,均小于20%;导流板与器壁间距为8 mm时最佳。  相似文献   
4.
驯化活性污泥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研究利用驯化活性污泥生物降解3种邻苯二甲酸酯,即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丁酯和二辛酯。结果表明;侧链较短的DMP和DBP能被较快地降解,分别在3d和8d内被降解90%,但DOP的降解速率较慢;3种PAES的生物降妥过程均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且实验测得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能与相应酯类的二级水解常数较好地关联。  相似文献   
5.
气浮中试工艺中若干运行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找出气浮(DAF)工艺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对影响气浮工艺出水效果较大的预处理条件、混凝剂投量、水力负荷、水力条件、回流比、刮渣周期等运行参数做了大量的中试试验研究,发现适当的预臭氧处理可以提高UV254的去除,预加氯可以提高对浊度和藻类的去除,预加高锰酸盐可以提高对浊度、藻类、嗅味和UV254等的去除,预加粉末活性炭可以提高对有机物、色度、嗅味的去除,混凝剂投量从10 mg/L增加到50 mg/L,气浮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了30%~40%,水力负荷越高气浮出水浊度越高,回流比越大气浮出水浊度越低,气浮池过长的刮渣周期也会降低出水水质。总之,合理调整气浮池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气浮出水水质,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复合生物反应器中两相微生物硝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氨氮废水,进水NH3-N浓度约为160mg/L,HRT为12h,SRT 为0d,Nv可达0.15g(L.d)。重点比较了反应器中附着相和悬浮相微生物的硝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天然斜发沸石去除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出水中氨氮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越大,沸石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越高,但是吸附容量越低;沸石对氨氮的去除具有短时间内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平衡的特点;粉末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颗粒状沸石;pH对氨氮去除率有显著影响,pH值为6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NaCl和NaOH溶液对沸石的改性具有明显的效果,HCl溶液对沸石的改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容积负荷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套有效容积为3 L的厌氧复合床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用提高进水基质浓度和缩短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2种方式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进而研究反应器最佳的进水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在HRT为24 h的条件下,反应器最佳进水浓度NH4+-N与NO2--N在110 mg/L左右;通过调节HRT发现,当HRT大于8 h时,NH4+-N与NO2--N的去除率都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厌氧-好氧处理磺胺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好氧复合反应器处理磺胺废水,在厌氧TOC负荷约1.2kg/(m3·d),好氧TOC负荷约0.6kg/(m3·d)的运行条件下,TOC厌氧去除率可达50%以上,TOC总去除率可达85%以上厌氧过程有约30%SO42-被去除,无CH4产生,这表明TOC的厌氧去除为硫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缺氧降解.  相似文献   
10.
自固定化技术强化高效菌种活性的保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唯一碳源驯化DMP降解菌,并将其接种到复合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以处理DMP和葡萄糖人工配水.进水COD负荷约1.0g/(L·d),逐渐提高葡萄糖浓度(0~600m g/L),同时降低DMP浓度(300~0m g/L),分别测试附着相和悬浮相菌种降解DM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COD去除率均达90% 以上,葡萄糖引入后,悬浮相菌种降解DMP比耗氧速率迅速降低,由49.5降至4.0m g/(g·h),而附着相菌种则逐渐变化,由64.1降至48.0m g/(g·h).镜检结果表明:葡萄糖引入后,悬浮相菌种中丝状菌大量出现,而附着相菌种则几乎未出现丝状菌.由此可见,在基质变化后由吸附在陶粒载体上引起的自固定化能够强化菌种的高效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