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1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钛白生产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钛白粉生产中的副产物硫酸亚铁进行综合利用 ,以微生物为催化剂 ,在常温常压下用空气为氧化剂氧化硫酸亚铁 ,经水解、聚合反应生成聚合铁。制得的聚合铁酸度低 ,盐基度高 ,对低温低浊水有独特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浮游球衣菌对Cu2+的吸附及生物吸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浮游球衣菌(Sphaeotilus natans)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Cu2 的吸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量散射光谱和离子交换实验探讨了 Cu2 与浮游球衣菌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菌体吸附 Cu2 的主要因素,吸附的最佳pH值为 5.5;Cu2 与 Ca2 ,Na 之间存在着离子交换作用,同时还存在着 Cu2 与带负电荷细菌表面的静电吸引作用,-CONH2 和-OH 是菌体吸附 Cu2 的主要活性基团,当溶液pH值较高时,Cu2 能形成氢氧化物微沉淀沉积在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共存的硬度金属离子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在进水Ca~(2+)为1.1 mmol·L~(-1)的条件下,通过改变Mg~(2+)的浓度,考察Ca~(2+)/Mg~(2+)物质的量比对SBR工艺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优势种群的变化,以期从微生物角度明确Ca~(2+)、Mg~(2+)共存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Ca~(2+)/Mg~(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2、1和0.5时,COD去除率由88%分别升高至90%、91%和93%;NH~+_4-N去除率由74%分别升高至91%、93%和96%;TN去除率由44%分别升高至58%、62%和69%.随着进水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升高,Ca~(2+)/Mg~(2+)物质的量比为2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a~(2+)/Mg~(2+)物质的量比为1和0.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一直为SBR工艺的优势菌门,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参与脱氮过程的Niabella和Dechloromonas在反应器内富集,保证了良好的脱氮效果.Ca~(2+)/Mg~(2+)物质的量比的降低促进了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浮游球衣菌去除废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浮游球衣菌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了菌铅比、pH、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浮游球衣菌对Pb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该过程1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当pH5.5,菌含量0.6 g/L,铅离子初始浓度不大于20 mg/L时,Pb2+去除率近100%,浮游球衣菌最大单位吸附量为2.1 mmol/g干菌体.浮游球衣菌对0~60 mg/LPb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HCl和EDTA溶液可有效地将Pb2+从菌体上解吸下来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从取自不同电厂成熟锰砂表面的活性滤膜中分离出7种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纤发菌属、球衣菌属、鞘铁细菌属.研究表明,这3个菌属的微生物对水中Fe2+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鞘铁细菌1号对铁的去除效果最好;纤发菌和鞘铁细菌对水中Mn2+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鞘铁细菌1号的去除能力最强,鞘铁细菌2号次之.将分别堵养的具有氧...  相似文献   
6.
纳米Fe3O4负载的浮游球衣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纳米Fe3O4负载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制备复合生物吸附剂,对此吸附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此复合生物吸附剂表面的主要活性基团为酰胺基(—CONH—)和羟基(—OH).吸附性能研究表明,菌含量和流量是影响复合生物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在Cu2+初始浓度c0<20 mg/L,菌含量1.5 g/L(菌/ Fe3O4=3∶2),流量0.96 L/h 时吸附剂对Cu2+的吸附效果最好;用稀盐酸对复合生物吸附剂进行再生,吸附剂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再生液可重复使用3次; 吸附选择性为:Pb2+ > Cu2+ > Zn2+>Cd2+.  相似文献   
7.
浮游球衣菌对Pb2+、Cu2+、Zn2+、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溶液中Pb^2+、Cu^2+、Zn^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Sphaerotilus natans对这4种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在2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pH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pH为5.5时Sphaerotilus natans对这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Sphaerotilus natans对它们的吸附选择性为Pb^2+〉Cu^2+〉Zn^2+〉Cd^2+,Pb^2+、Cu^2+能部分置换出已被菌体吸附的Zn^2+、Cd^2+。HCI和EDTA溶液可有效地将金属离子从菌体上解吸下来,解吸后的菌体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细菌纤维素(BC)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效果,以BC和纳米Fe3O4为原料,采用共混沉淀法制备了新型的BC负载纳米Fe3O4吸附剂(NFBC).同时将制得的NFBC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研究,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模拟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初步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利用纳米Fe3O4比表面积大和表面原子配位不足的特点,将其负载于BC表面,提高了对Cd2+吸附,去除率可达70%,单位吸附量最大为27.97 mg/g; pH值是影响NFBC对Cd2+吸附效果的重要参数;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并具有良好的线性,说明NFBC对Cd2+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纳米Fe3O4粒子超顺磁性有助于吸附剂能快速有效地从液相分离,克服了BC粉末难于有效分离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纳米Fe3O4的制备及其辅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晓辉  赵洁  秦玉春 《环境化学》2005,24(4):409-412
采用自制半透膜水解法,以自制生物聚合铁为原料,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用XRD和TEM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它对Pb^2 ,Cu^2 及Cr(Ⅵ)的辅助吸附及分离特性,结果表明:Fe2O4纯度较高,平均粒度在15nm左右;利用Fe2O4的大比表面和表面原子配位不足及顺磁性的特点,将其与浮游球衣菌复合,提高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该复合吸附剂经再生可重复使用;纳米Fe2O4粒子可成为浮游球衣菌的絮凝核心而有助于体系的澄清。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效絮凝剂生物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化器原理和SBR技术 ,以FeSO4为原料 ,用经过驯化培养的微生物为催化剂 ,在常温常压下用空气氧化 ,连续生产或序批式生产生物聚合铁 ,产品性能稳定 ,投资少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无污染 ,可实现清洁生产 ,生产成本极低。试验证明 :生物聚合铁性能优良 ,除浊、除有机物性能好 ,对pH适应范围宽 ,对水温不敏感 ,对低温、低浊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凝聚作用显著 ,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聚合铁 ,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