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环境安全   9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抓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丝毫不能忽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理念上真正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才能保证行动上与其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浸没燃烧技术的处理方法,设计制作了1台浸没燃烧装置,并开展了高浓度有机废水浸没燃烧实验研究,探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量、燃烧温度等参数对燃烧尾气中CO、NOx排放的影响,以及浸没深度、燃烧温度对高浓度有机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温度在900℃以上,浸没深度达到20 c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废水处理设备,与生物法等处理技术联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4.
Fe/Al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膨润土原矿提取了粒径小于2μm的膨润土胶体,经过钠质化处理后分别用聚羟基铁和聚羟基铝进行改性,然后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铬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原矿相比,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铁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大于铝改性者.CrO42-的吸附平衡浓度为0.5 mmol·L-1时,Mt-1(Fe)、Mt-2(Fe)和Mt-3(Al)对铬酸根的吸附量分别为271.0 mmol·kg-1、114.0 mmol·kg-1和16.1 mmol·kg-1.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体系pH值的增加而减小.铬酸根在改性膨润土表面的吸附以专性吸附机制为主,静电吸附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超过30%.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水处理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用两种土壤研究土壤与酸的反应时间对土壤酸度及土壤溶液中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溶液pH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安徽红壤pH的增幅大于江西红壤。在pH3.0的HNO3溶液中,土壤溶液中的总铝及Al3 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减少,而在pH3.5的HNO3溶液中,土壤溶液中总铝及Al-F络合物先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然后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空间分布及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芳香烃、醛酮类、烷烃类为主。各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年度平均浓度,芳香烃类为131μg/m3、烷烃类为118μg/m3、酮类为84.3μg/m3。年平均浓度最高的化合物为丙酮(66.2μg/m3)、乙醇(27.5μg/m3)、正十一烷(24.4μg/m3)和甲苯(17.2μg/m3)。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为城市老区和工业区最高,其他各功能区基本持平,但城市间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分界不明显;高度方向上,40m左右达到浓度峰值;PCA和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为主要污染源,分别占源总量的34%和19%。  相似文献   
7.
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数值模型法、类比经验法和GIS辅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水库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适用性方法体系,为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聚硅硫酸铝的形貌结构和絮凝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  邵俊  梁晶  闻瑾 《环境工程学报》2008,2(4):476-481
以工业水玻璃、工业硫酸铝为原料制得聚硅硫酸铝(PASS)复合絮凝剂,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nAl/n(Si)的PASS的形貌,借助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分析了PASS所形成絮体的形貌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絮体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PASS中铝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情况,考察了模拟江水中胶体颗粒物和PASS水解物的Zeta电位随pH值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PASS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过程.结果发现:nAl/n(Si)对PASS的形貌有较大影响,絮体粒度分布的数据印证了该结果;红外光谱图表明PASS中有Si-O-Al振动峰出现,峰强度随nAl/n(Si)减小而增大;X-射线衍射图证实了聚硅硫酸铝不是晶体,而是铝水解产物与聚硅酸共同作用形成的无定型聚合物;吸附架桥及粘结卷裹作用是PASS絮凝时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溶液中Al3 、Al-F和有机络合态铝(Al-OM的浓度随pH降低而增加,Al3 在总单核铝中所占比例随pH的降低而增加,而Al-F络合物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土壤中铝的溶解度与土壤中铝氧化物的结晶形态有关,处于较高纬度地区的土壤,由于铝氧化物的结晶形态较差,在相同pH下,其铝的溶解度较大.土壤溶液中有机络合态铝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pH不变的情况下,土壤中无机铝的溶解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随水土比增加,土壤溶液中Al3 、Al-F络合物和Al-OM浓度减小,但按每kg土计算的铝溶解量随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砷和镉同时存在的现象普遍存在,但目前对砷酸根与Cd(Ⅱ)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协同作用的机制还了解不多.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288 K和308 K温度条件下Cd(Ⅱ)在昆明砖红壤表面的吸附动力学,比较了加入砷酸根对Cd(Ⅱ)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加As(V)和升高温度均不仅增加Cd(Ⅱ)的吸附量,而且提高了吸附反应的速率.Cd(Ⅱ)在砖红壤表面的吸附反应进行的特别快,几乎在30 min内达到准平衡,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拟合30 min内的吸附动力学数据(r2》0.9995).从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的活化能的结果表明,加As(V)显著降低了Cd(Ⅱ)吸附反应的活化能,这是As(V)促进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d(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