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以葡萄糖为碳源,在USB反应器内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在40 d内培养出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形成经历了2个阶段:起始阶段,接种的好氧活性污泥中非反硝化菌逐渐衰亡演变为"惰性固体",与原有的固体一起,成为反硝化菌附着生长的载体,与此同时,反硝化菌在载体表面渐渐繁殖,形成细颗粒污泥;随后,反硝化菌在细颗粒污泥表面不断增殖,颗粒长大,发育成为成熟的颗粒污泥.成熟的颗粒污泥密实,表面均为杆状菌,且排列紧密,当污泥床容积负荷为19.1 g N/L·d时,去除率高达98.4%(N).  相似文献   
2.
吸附生物降解法的应用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部分工程,实验和文献的基础上,讨论吸附生物降解法与二段好氧法,吸附再生法,水解法的区别;指出AB法的A级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酶解作用,改变SS、胶体颗粒的表面性质,促进相互间吸附,絮凝的过程;AB法的剩余污泥量大,采用AB法须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苯胺生物降解极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理论,推导得到了极限浓度的计算公式。以苯胺为目标有机物,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通过测定其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值Ks、μmax、qmax、Ymax等计算得到了其生物降解极限质量浓度为0.025mg/L,并通过摇床试验对极限浓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在生物反硝化中可利用有机物与硝酸盐氮消耗量的比值(△COD/△N)建立反硝化计量方程式,以及计算出实际污泥产率{γHdbs=0.614R-1.755[g(VSS)/g(N)]}与最佳碳氮比投加值。分别以葡萄糖与甲醇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上流式反硝化颗粒污泥床内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一致。证明该计算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粒状滤床生化反应柱对NO_3~-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当容积负荷范围为每日1.92~3.84kg(NO_3~--N)/m~3时,反硝化率为95.7%~100%,相应CH_3OH消耗量为每日4.9~9.8kg/m~3;COD_(Cr)去除负荷为每日7.3~14.6kg/m~3。进水NO_3~-浓度越低,达到完全反硝化所需的C/N值越高;投加的C/N值越高,实际消耗的C/N值越高;当投加的C/N值低时,其消耗的C/N值也低,越接近于理论值(CH_3OH:NO_3~--N=2.47),相应的出水残留有机物也低(COD_(Cr)<10mL);投加的C/N值低于一定值时,NO_3~-将不能全部转化成氮气,此时水中的NO_2~-浓度<1mg/L;反硝化过程导致pH提高,当NO_3~-浓度<40mg/L时,pH<8.5。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中NO3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粒状滤床生化反应柱对NO3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当容积负荷范围为每日1.92-3.8kg(NO3-N)/m^3时,反硝化率为95.7-100%,相应CH3OH消耗量为每日4.9-9.8kg/m^2,CODCr去除负荷为每日7.3-14.6kg/m^3。进水NO3浓度越征,达到完全反硝化所需的C/N值越高,投加的C/N值越高,实际消耗的C/N值越高,当投加的C/N值低时,其消耗的C/N值也低,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