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环境安全   2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分类、RM R分类和Q系统分类等3种分级法的具体使用和评价标准,并以西南某水电站为例,将这3种分类方法对其坝区围岩分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该水电站围岩合理、科学的评价分类结果。依据此评价结果,绘出了坝区岩体质量分级图,准确显示了坝区的岩体质量特征,证实了3种分级法在该类岩体分级的适用性和统一性。在充分调查和资料掌握的基础上,对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和实际的操作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红层区居民用水主要为就近开采的地下水,水质参差不齐,研究红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宜井区选择,红层水源地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在遂宁船山区采集的70组浅层地下水水样,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分析了红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研究得出:区内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_3~-(164.00~571.91 mg·L~(-1))为主,其次是SO_4~(2-)(13.96~1 000.00 mg·L~(-1)),阳离子以Ca~(2+)(45.70~313.00 mg·L~(-1))为主,其中孔隙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SO_4-Mg型,裂隙水以HCO_3-Ca,Mg型与HCO_3-Ca型为主;地下水中离子成分主要由岩石风化产生,来源于地层中的方解石、白云石、石膏、芒硝等矿物的风化溶解,蒸发浓缩、地下水酸碱环境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成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以Ⅲ~Ⅳ类为主,污染物主要为TDS、Fe~(3+)等原生污染,也存在NO_3~-、NO_2~-等人类活动污染;红层宜井区主要为平坝、丘坡坡脚及沟谷一带,为避免污染指标超标,井深不宜超过25m,远离养殖场、农厕等地下水易受人类活动污染的环境,防止鱼塘、农田等地表水进入井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高拱坝坝基花岗岩体内穿插的辉绿岩脉的侵位和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以及浅表改造作用的研究,并对比各组不同走向辉绿岩脉的变形破坏特征,查明坝基辉绿岩脉在其活动后期热液蚀变的基础上,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各组辉绿岩脉具有不同的主要变形破坏方式,即脉壁张裂、剪切滑移和挤压破碎等,从而控制坝基岩体内与岩脉有关的各种软弱结构面、工程岩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并简要讨论了各组岩脉对拱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卡丘金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对三峡库区巴东县龙船河库岸不同成因的土质岸坡、岩土混合质岸坡、软硬相间的岩质岸坡在水库蓄水后的塌岸进行了预测,并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根据预测评价结果进行的防治方案设计,通过了三峡水库三期蓄水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的致灾效应及异常地下水流诱发地质灾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是诱发和触发近地表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灾害过程中地下水的地质-力学作用一般原理和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质体水敏性和水敏结构的概念,尤其对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揭示了两类典型的极端情况下地下水触发地质灾害的特殊机理。一类是大型顺层滑坡发生过程中的地下水的“水垫-楔裂”效应;另一类是深埋长隧道中,地下水在高强度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劈裂”效应。两类效应在西南地区斜坡地质灾害和深埋长隧道的修建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SPSS与Excel软件的联合应用,将某一水环境(大渡河上游水系)中8项常规指标(总硬度,矿化度,K Na ,Ca ,Mg2 ,Cl-,SO42 ,HCO3-)进行背景特征值的统计.首先应用Excel中的函数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格鲁布斯法的剔除统计以及算术、几何平均值的计算,再应用SPSS软件里的P-P概率图,对数据进行分布类型的判别,进而表征出不同分布类型指标的水环境背景特征值.  相似文献   
7.
云阳某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滑坡位于长江北岸岸坡云阳段,总体积在2000×104m3以上,目前正处于匀速滑动阶段后期.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体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体的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研究;并采用折线型滑面条分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状况作了评价、预测.研究表明,该滑坡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或骤降,以及遭受较以前时间更长、强度更高的暴雨时,滑坡体的稳定性将随之降低,甚至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性质优异的吸附材料,石墨烯类材料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多种水污染物均有出色的吸附能力,因此其在水处理和地下水修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在近几年备受关注.当前的研究总体上尚停留在实验室模拟阶段,在提高材料饱和吸附量的同时,研制出低成本、稳定性强、易于再生利用且环境友好的石墨烯类材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石墨烯类材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他们在水处理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化学成分受地质、水文地质、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水化学特征研究对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乡境内,沿澜沧江近岸边长约1.5km范围内出露有50余处矿化度较高、水温为中高温、无色、味咸的天然盐泉。这种地下热卤水的分布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化学组分的形成,受地质构造、地下水径流通道、径流速度等条件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其水样水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阐明盐泉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西藏盐井地区盐泉同位素特征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西藏盐井地区盐泉、曲孜卡泉、地表水及重要地层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辅以水化学证据确定泉水的补径排模式。δD~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和温泉的补给类型的差异;用δ18O对泉水的补给区海拔高程进行恢复;泉水、岩样的δ13C~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流经的主要相关层位为上三叠统地层T3b~T3d;其排泄主要受到芒康-盐井复式向斜次级背斜核部的张性裂隙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