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1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前言据报导有机氯化物特别是低沸点的溶剂类在给水管道中的检出是在七十年代发现的。一般而言,在给水管道中主要的氯化物氯仿是用作杀菌的氯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的。此后,方晓得地下水存在着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污染,并认为原因是工厂的排出物。最近指出1,1,1——三氯乙烷、芳香族氯化物同样也可以破坏臭氧层。因此对有机氯化物给予高度重视,其排出限制正在加强。但是不管怎样工作,并未找出提高其处理效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1 辐射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回顾 1985年开展《黑龙江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调查》,拉开了我省辐射环境管理的序幕,此项工作在1990年结束,这是辐射环境管理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全省环境天然辐射水平为: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批次小试实验对不同腐熟程度的蓝藻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蓝藻在30-35℃时腐熟7 d后,可在35℃的厌氧温度下获得最高的产气速率和246 mL/g COD的产气量,产气潜力为354 mL/g(VS)。厌氧反应15 d后,累计产气量、COD和VFA浓度趋于稳定。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在厌氧反应初期受到抑制,蛋白酶活性和辅酶F420浓度在厌氧系统中逐渐增加,分别在第6天达到27.66μmol/(g VS·min)和第15天达到0.62μmol/g(VS)。15-18d是腐熟蓝藻适宜的中温厌氧发酵时间,少于以新鲜蓝藻为基质的厌氧消化时间。蓝藻腐熟过程促进了厌氧反应,腐熟7 d的蓝藻厌氧系统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和产甲烷能力。  相似文献   
4.
CL-20是一种高能量、高性能的炸药。为了研究CL-20的热分解性能,分别采用DSC-TG、DSC-TG-QMS联用系统和高压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04 HP)对CL-20的热安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计算了CL-20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L-20固体炸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曲线基本相似,都只有一个台阶。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CL-20在放热峰温处的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分别是177.26 k J/mol、52.61 J/(K·mol)和149.7 kJ/mol。CL-20热分解后的气体产物主要有NO、CO、CO_2和H_2O,离子流强度约为10-9A,其中H_2O的离子流强度最大。不同压力时CL-20热分解的过程不同,在压力高的情况下CL-20分解放热更多,反应过程越剧烈,热安全性越差。与常压下相比DSC放热峰值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居室装修会不同程度的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如何进行有效防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居室装修所产生的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减少氨气释放量为主要指标,从初筛获得的具有除臭效果的菌种中复筛出一株J3菌株,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减少氨气释放量达80%以上,对生活垃圾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通过对其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实验,初步确定为掷孢酵母。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镉沉淀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放射源现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讨论了全省涉源单位的数量,放射源底数,核素种类,放射性活度,放射源分布,闲置废弃放射源的数量以及收贮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放射源现状,计算出放射源全年的增长速度,探讨了进一步加强我省放射源监督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给除臭酵母JZ-6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酵母JZ-6对恶臭中主要臭气物质氨气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试验。确定了除臭酵母JZ-6的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8%,培养基起始pH为4,500mL瓶中装液量为150 mL,发酵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h,在此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对氨的去除率达88.6%。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盐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生长的异养硝化细菌5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研究了亚硝酸盐的初始浓度、pH、温度、接种量4个影响因素对菌株53降解亚硝酸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亚硝酸盐浓度10 mg/L、培养温度30℃、pH为8.0、接种量5%条件下,接种24 h后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到94.8%以上。在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mg/L的10L污染水体模拟实验中,按1%的接种量接入53发酵菌液(A600nm≈0.4),在30℃的水温条件下经4 d,53菌株对亚硝酸的降解率可达96.52%,处理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能达到养殖水体标准。表明该菌株对污染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