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境安全   16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磷水平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纳米氧化锌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纳米ZnO颗粒是应用最为广泛金属型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值得关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体,对各种环境胁迫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菌根效应受土壤和植物磷含量的影响.分别设置0、20、50、100 mg·kg~(-1)这4个磷水平,在接种或不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添加或不添加纳米ZnO(500 mg·kg~(-1))条件下在温室中利用玉米进行土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ZnO没有显著影响玉米生长,但不利于菌根侵染和磷素吸收,并引起锌在植物体内的积累.纳米ZnO和高磷降低玉米菌根侵染,但AM真菌在所有磷水平下均显著促进植物生长.施磷和接菌均可使土壤p H升高、降低纳米ZnO源锌的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锌向玉米地上部分的转运和积累,体现出一定保护作用.接菌在多数情况下显示出积极的菌根效应,尤其在低磷、添加纳米ZnO条件下更为显著.结果首次表明,AM真菌、磷肥均有助于减轻纳米ZnO引起的土壤污染及其所产生的生态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作为新兴污染物,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降解慢等特点,其环境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会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中养分和污染物的迁移能力,但是微塑料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淋失的影响尚缺乏研究.通过土壤柱浸滤实验比较研究了在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质量分数(0%、 0.2%和2%)的聚苯乙烯(PS)和聚乳酸(PLA)微塑料对土壤中养分和镉淋失的影响.总体上,降雨强度增加会促进土壤中养分和镉的淋失.2%PS在大暴雨时显著增加总氮的淋失和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减少了无机磷的淋失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大雨时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大雨和暴雨时2%PLA减少了硝态氮的淋失,暴雨和大暴雨时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大暴雨时降低土壤总氮的含量,且大暴雨时0.2%PLA显著增加镉的淋失.结果显示,微塑料对土壤养分和镉淋失的影响与微塑料的种类和质量分数有关,并受到降雨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难降解微塑料聚苯乙烯和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都会对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的淋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洛阳市为例,分析了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城乡结合处、城市绿地和城市主干道等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颗粒组成及重金属(Cu、Zn、Pb、Cd)粒级效应。结果表明:洛阳市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粒径分布具多峰性,分别在850~250、150~96及〈75μm出现分布峰值。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粒径差异显著,居民区和城市绿地细颗粒比重较大,工业区和城市主干道粗颗粒相对较多。各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粒级效应不一,Pb在工业区各粒级中质量分数最高,具粒级效应,其它功能区粒级效应不明显,Cd、Cu粒级效应明显,Cd富集更趋向于细粒(96~75和〈75μm),Cu在180~150μm粒径质量分数迅速升高,并随着粒径减小,基本呈上升趋势,除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外,其它功能区均在〈75μm粒径达到峰值。除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各粒径Zn分布较平均外,Zn主要富集于180~150μm粒径颗粒,且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它各粒级,粒级效应基本呈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山地长寿沙田柚成年果树为对象,研究不同生境和季节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侵染以及根围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菌根侵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都是以梯田最高,坡地次之,洼地最低;在坡地和洼地生境下,生草区均高于清耕区.两块试验地AM真菌的菌丝侵染率均为夏季最高(16.8%±1.9%和16.0%±1.8%),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丛枝和泡囊的形成也是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而根围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则是秋季最高[(159±19)个/100 g和(167±17)个/100 g],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总之,对于长寿沙田柚成年果树,AM真菌的菌根侵染率在夏季梯田最高,根围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密度在秋季梯田最高;在坡地和洼地生境中,生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图4参27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海州香薷生长及其Cu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发园  林先贵  尹睿 《环境科学》2005,26(5):174-174-180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灭菌土壤中海州香薷生长及其Cu吸收的影响.试验设0,50,100,200,400mg·kg-1等5个外施Cu水平,Glomus caledonium90036(36)、Acaulospora mellea ZZ(ZZ)2种菌剂处理和1个不接AM真菌的对照处理(CK).苗后60d收获植株.结果表明,尽管菌根侵染率随Cu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都高达50%以上,说明AM真菌易于侵染海州香薷.36和ZZ处理在各Cu水平下都显著提高了海州香薷地上和根系干重.在200mg.kg-1及以下各Cu水平时,2种菌剂处理提高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浓度,在400mg·kg-1Cu水平时,地上部分Cu浓度在36、ZZ和CK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施Cu水平为0mg·kg-1时,海州香薷根系Cu浓度在36、ZZ和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50mg·kg-1及以上各Cu水平时,36和ZZ降低海州香薷根系Cu浓度.36和ZZ处理在各Cu水平提高地上部分Cu吸收量,在100mg·kg-1Cu水平时提高根系Cu吸收量.总之,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海州香薷向地上部转运Cu,提高其地上部分Cu吸收量.  相似文献   
6.
钝化剂在烟草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钝化剂可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植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影响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加羟基磷灰石(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零价铁(nFe0)和纳米TiO2(nTiO2)对烟草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HA降低土壤中Ph、cd的有效性、促进烟草生长、增加了烟草叶、茎、根中cd的吸收量和根系中Pb的吸收量,有利于Ph、cd的钝化和植物修复。nHA也可以降低土壤中Pb、cd的有效性,增加了烟草叶中cd的吸收量,有利于Pb、cd的钝化和cd的植物提取。nFe0和nTiO2:对于土壤Pb和cd的钝化作用和植物修复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HA最适合应用于烟草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不同功能区道路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以洛阳市为例,调查了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城乡结合处、城市绿地和城市主干道等6个功能区道路灰尘中重金属(Cu、Zn、Pb、Cr、Cd)含量,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洛阳市各功能区道路灰尘重金属含量均显著高出河南省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平均含量依次为Zn(1 019.75 mg.kg-1)>Cr(401.63mg.kg-1)>Cu(240.94 mg.kg-1)>Pb(176.04 mg.kg-1)>Cd(2.33 mg.kg-1).在所有功能区,Cd均是污染最重的重金属,平均污染系数Cif高达35.84,之后依次是Zn(16.32)>Cu(12.05)>Pb(7.90)>Cr(6.36).各功能区道路灰尘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污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工业区的重金属总量最高、污染最重.不同功能区灰尘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依次为工业区(1 709.51)>城市绿地(1 581.50)>商业区(1 297.45)>居民区(1 111.25)>城市主干道(889.97)>城乡结合部(641.39),且均已达到很强生态危害水平.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在所有功能区均超出极强生态危害水平,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r平均值达1 075.16,其次是Cu(60.23)和Pb(40.77),平均达中等生态危害水平,而Zn(16.32)和Cr(12.71)则为轻微生态危害水平.减少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可能是有效降低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工纳米颗粒的植物毒性及其在植物中的吸收和累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植物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ENPs可能被植物吸收并累积在可食部分,随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引起健康风险。因此,ENPs的植物毒性及其在植物中的吸收和累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总结了ENPs的植物毒性及植物对ENPs的吸收、运输和累积,讨论了可能的致毒机制、影响其毒性的因素以及植物的解毒机制,并对未来应该注重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菌根真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最大的碳库之一。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CO2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微小的变化将导致大气CO2浓度的较大波动。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植物(90%)的根系和生境中。菌根共有7种类型,其中,在自然界中以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为主。众多研究表明,菌根对土壤呼吸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预测土壤CO2释放速率必须考虑,但却是难以估算的因素。文章总结了有关菌根(包括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对目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后,能提高土壤呼吸的速率,其可能的途径有3条:(1)增强了根系的呼吸,(2)菌根真菌自身呼吸的组分,(3)根外菌丝促进了非根际区土体的呼吸。但是,菌根侵染对根系呼吸敏感性(Q10)影响的研究,大多数则表现为不显著。同时,菌根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菌根真菌呼吸速率的分析,表明菌根真菌对温度的升高具有适应性。从目前已发表的报道来看,目前关于菌根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还非常少,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意识到了菌根在土壤呼吸中的重要作用。准确评估菌根在土壤呼吸中的贡献,将有助于预测未来在气候变化下,土壤cO2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钝化剂可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植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影响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加羟基磷灰石(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零价铁(nFe0)和纳米TiO2nTiO2)对烟草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HA降低土壤中Pb、Cd的有效性、促进烟草生长、增加了烟草叶、茎、根中Cd的吸收量和根系中Pb的吸收量,有利于Pb、Cd的钝化和植物修复。nHA也可以降低土壤中Pb、Cd的有效性,增加了烟草叶中Cd的吸收量,有利于Pb、Cd的钝化和Cd的植物提取。nFe0nTiO2对于土壤Pb和Cd的钝化作用和植物修复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HA最适合应用于烟草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