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重庆市沙坪坝(城区)和北碚(郊区)站点1959~2018年夏季(6~8月)的气象观测数据,探究重庆市城区60年高温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城郊差异和暖夜日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温度-湿度指数(THI)以探究湿度因子对人体不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庆市城区高温热浪20世纪60~80年代呈减少趋势,90年代开始呈增加趋势,21世纪之后大幅增加.于2006年夏季到达顶峰,热浪天数达23 d.从城郊两站的差值分析,1997年以后,城市化过程导致城郊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增大,表明城市在夜间的增温效应明显.相对湿度的差值增大,城市区域湿度明显降低.(2)暖夜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日间高温热浪,稳定存在,最高暖夜日数发生在2013年,达33 d.在2000~2009年日间、夜间高温同时存在的天数所占比例达到了 35.73%,在2010~2018年增加到55.89%.城市化过程对重庆市城区的夜间高温产生一定影响.(3)近年来重庆地区高温高湿的日数逐渐增多.湿度对人体舒适程度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THI>24的所有数据中,相对湿度大于70%的天数所占的比例达到22.51%;夜间的不舒适受湿度因子的影响很大,相对湿度大于70%以上的日数日数占比为64.12%,延续了日间高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近年,臭氧(O3)正逐渐取代PM2.5成为中国首要大气污染物.因此,研究O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对于空气污染治理与管控具有重要价值.重庆复杂的地形造成该地区O3的污染成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采用2013—2020年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监测站O3、PM2.5、NO2逐小时监测数据和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O3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其与复杂地形、前体物、气象要素及PM2.5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3—2020年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值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发生臭氧污染月份数量增加,臭氧污染开始月份从6月提前到4月.②2019年重庆臭氧中度和重度(中重度)污染天数最多,为6 d.2013—2015年中重度污染频率由1.09%减少至0.27%,到2019年增加至1.64%,2020年降至0.81%.③重庆中重度污染期间,O3的空间分布受山谷风环流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共同影响.白天城区站点O3浓度高于山区站点O3浓度,夜间山区站点O3浓度高于城区站点O3浓度.④城区站点的O3与NO2浓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山区站点O3与NO2浓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值,但相关性不显著.⑤重庆大部分O3中重度污染由局地污染主导,在非高温或者高湿的情况下同样可能发生臭氧中重度污染.臭氧中重度污染发生时,风向多为西-北风.O3浓度与气温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⑥重庆O3-PM2.5相关性城区与山区表现不一致,城区南坪站O3-PM2.5在暖季呈正相关关系,冷季相关性有正有负,山区缙云山站O3-PM2.5在暖季和冷季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