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环境安全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整理分析2011—2015年近五年间我国发生的958起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基础上,从事故发生起数、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场所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起数明显减少,2012—2015年年均事故起数约为2006—2011年的52%;在事故类型上,危险化学品泄漏与爆炸是风险最高的事故类型,分别体现在频率及后果上;在事故发生场所上,固定式场所泄漏与爆炸事故类型发生比例相当,移动式场所泄漏事故更加频发,所占比例高达68%;在事故发生时间上,春夏交际(5~7月)和秋冬交际(10~11月)是事故发生的两个高峰时节;在事故发生时段上,固定式场所10~12时和16时是事故高发时段,移动式场所整体上0~12时要高于12~24时。最后,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控能力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化工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危化品事故频发,因此建立危化品事故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14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起数为原始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并以2015年我国危化品事故实际起数为验证样本,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危化品事故灰色残差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精度合格,可用来预测我国危化品事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常规水喷淋应急处置氨泄漏过程中,泄漏氨被水吸收后会发生氨气(NH_3)继发性从喷淋溶液中逸出,引发二次大气污染,重新构成危险源、污染源的现象。基于双膜传质理论首先对应急处置过程中NH_3的迁移转化进行理论分析,明确继发性NH_3逸出的主要来源;然后构建了NH_3逸出速率和NH_3累积逸出量的数学计算方程,并确定影响参数;最后根据影响参数给出了氨泄漏应急处置中有效净化吸收NH_3、避免二次大气污染的抑制途径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对废水中铯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热合成法合成钛硅酸钠无机离子交换材料,考察了它对Cs的吸附效果。探讨了体系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合成的钛硅酸钠对Cs的吸附能力较强,在30℃,1mol/L的H^ 环境下对Cs的吸附分配比为6066,饱和吸附量可达1.7420mmol/g。钛硅酸钠吸附Cs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钛硅酸钠的解吸分配比很小,吸附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天津旱涝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评估模型、应用天津近22年的旱涝指数为样本,对天津旱涝危险性进行评估,给出了天津旱涝指数概率密度曲线及不同程度旱涝危害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重旱、重涝几乎不可能发生;大旱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小--约700多年一遇;偏旱、大涝、偏涝这3种强度的灾害则比较频发,年发生概率分别为0.231 3、0.159 1、0.073 4.评估结果与天津近22年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应用此模型,对信息量不足的自然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介绍了如何建立消防安全隐患"查、讲、练、评"一体化系统管控模型,从隐患排查入手,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周期由7天缩减到10 h,使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有效性。近年来,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火灾事故在事发前都存在着潜在的火灾隐患,未能及时发现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管控不到位,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本文主要以消防设备用房、消防重点部位为例,结合开发区实际情况,应用系统隐患分析方法,旨在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单金属Pd/γ-Al2O3催化剂和双金属Pd-Ce/γ-Al2O3催化剂,考察掺杂CeO2对Pd/γ-Al2O3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N2吸脱附、SEM、H2-TPR表征催化剂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及氧化还原性能.结果发现,CeO2的掺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d/γ-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但增加了10nm孔径的孔密度,且催化剂仍保持介孔结构,当添加4% CeO2时(质量分数,下同),催化剂比表面积降至165m2/g,孔道存在一定程度的堵塞,阻碍污染物和反应产物的扩散,降低催化剂催化性能.H2-TPR结果表明,Pd和Ce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与PdO相邻的CeO2更容易打开Ce-O键,相较于单金属0.2% Pd/γ-Al2O3,掺杂了0.3% CeO2的催化剂具有更强的还原峰,表明CeO2的引入为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表面氧空位,增强了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能力,其T10和T90与单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分别降低10和40℃.  相似文献   
9.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区域内某类潜在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根据旱涝灾害危险性特点,以天津近16年的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样本,借助信息扩散理论等方法对天津地区旱涝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及区划研究.结果给出了天津十三个区/县每年遭受重涝、大涝、偏涝,重旱、大旱、偏早六种不同强度危害威胁的可能性.通过区...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及汶川震后次生灾害防治与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地震灾害及其影响,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角度出发,将地震灾害风险分为可能性要素和后果性要素,并指出防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后果性要素.由于地震有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更易引发诸多次生灾害,致使最终损失可能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破坏,因此结合汶川地震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次生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