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经驯化的以嗜碱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及常规厌氧、好氧污泥,针对不同浓度的棉浆黑液在现场进行了单独"好氧"及"好氧-厌氧-好氧"全流程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对棉浆黑液直接进行好氧曝气,可将原水pH值自12.4左右稳定降低至10以下,COD去除率可达40%左右。全流程实验中厌氧效果显著,pH值最低可降至8.2,整个系统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COD总去除率保持在63%以上。  相似文献   
2.
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浮载体挂膜需经历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可逆吸附-不可逆吸附-固着态生长的过程.试验研究发现,悬浮载体挂膜效果受载体性质、环境因素、接种污泥活性及悬浮微生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控制较低的悬浮态微生物浓度,保证固着态微生物的优势生长,是挂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适宜的温度和操作条件下,经历20 d左右时间可完成悬浮载体挂膜.  相似文献   
3.
内生真菌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sis sp.S4菌株发酵次生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上具有应用前景.为探究S4菌株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机理,以稻瘟病菌为研究材料,通过普通抑菌实验、扫描电镜、荧光定量PCR以及生理实验,检测S4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细胞膜的作用情况.扫描电镜实验显示经S4菌株提取物处理的稻瘟病菌菌丝严重变形,菌丝表面出现大量褶皱,表明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造成破坏.荧光定量PCR检测到细胞膜中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ERG1、ERG11、ERG6基因分别下调了2.0、1.40、2.7倍,ERG7基因上调了1.38倍.随后的生理实验也表明经过S4提取物处理的稻瘟病菌确实存在细胞内容物泄露的情况.本研究表明S4提取物通过抑制麦角甾醇合成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泄露,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性相变微胶囊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以其优良的保温性能、节能减排和吸附作用成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前沿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变微胶囊的结构、相变机理和形貌类型,并围绕喷射干燥法、静电结合法、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凝聚-相分离法等5种制备方法对微胶囊制备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芯材物理状态的差异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微胶囊,并归纳总结目前微胶囊应用存在的问题.重点综述了碳材料、金属材料及导电聚合物对相变微胶囊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相变微胶囊不仅提高了微胶囊自身的性能而且对环境质量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具体体现在大气、水质、噪声、辐射等众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机加工乳化液废水进行了破乳剂筛选及絮凝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破乳剂为浓硫酸,投加量为0.5%(体积分数)时即可将含油量从8670 mg/L降至30 mg/L以下;pH呈弱碱性,PAM投加量为50 mg/L时絮凝效果最好,COD最低可降至480 mg/L。根据实验结果及企业现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酸化破乳-中和-絮凝"的工艺流程,最终出水可直排入城市下水道。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驯化的以嗜碱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对高碱性棉浆黑液直接进行好氧摇床.结果表明,嗜碱菌生长良好,摇床7 h后,黑液的pH值可稳定下降至10以下.继续摇床,pH最低可降至9.0左右,而COD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同时,考察了培养温度、黑液浓度及MLSS对棉浆黑液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培养温度为30 ℃,MLSS在4 000 mg/L左右,原黑液CODCr在4 000-5 000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7.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高碱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废水pH值、碱度及COD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H值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而碳酸根碱度呈递增趋势,总碱度仅略有上升.经过8 h曝气后,原水pH值可由12.5降至10以下,COD去除率最高可达60.6%.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化纤厂黑液生物处理系统的工艺改造及运行情况。通过采取对废水进行清污分流,提高进水CODCr,延长废水水力停留时间,并将原“厌氧→好氧”工艺改为“好氧→厌氧”工艺等改造措施,实现了黑液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厌氧池由半瘫痪状态转入正常运行,并有大量沼气产出,CODCr总去除率达55%;取消无轴锥筛,停止硫酸、尿素和磷酸的投入,使运行费用降至原来的1/3。系统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冷器泄漏危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冷器是炼化企业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主要用于介质的冷凝和冷却。由于长期运行,以及循环水水质较差等原因,很容易使冷却器发生泄漏,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因循环水系统流程复杂,点多面广,与危险介质接触多,危险介质混入后不易发现,给日常生产和检查维修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液化气泄露各时期的特点,强调加强循环水系统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目前关于土壤污染场地的管理与修复只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缺乏国家层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统筹规划,造成了污染场地修复责任主体难以认定,从而引发司法不公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的污染场地法律体系,明确责任主体认定顺序。同时在借鉴美国超级基金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我国政府性土壤修复基金以解决日益增加的污染场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