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环境安全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生态城市是新世纪人类理想的居住模式,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环境承载力、人口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以及其他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针对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呼和浩特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及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依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构建出四元城市创新体系模型,形成以四元创新主体为核心,集知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创新体系,说明城市创新体系四元模型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伴随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四元模型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过程中主导驱动元素扮演的角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其构建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明确一个生态城市系统的构成主体及各构成主体在生态城市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研究生态城市至关重要。通过对生态城市构成主体及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提出由非政府组织、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四方面主体构建生态城市的四元主体模型设想;通过分析各主体参与构建模型的必要性和作用,阐述了在生态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四元主体模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TRIZ中的S曲线为基础,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S曲线,根据Logistic曲线的斜率特征,找到划分风电产业发展阶段的拐点,形成风电产业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拟合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S曲线方程,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并认为我国现阶段风电产业发展刚开始进入成熟期。通过TRIZ中的S曲线对应的进化法则指导,提出现阶段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系统思维的生态网络城市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中生态承载力的双重限制。从超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对生态城市超系统的构成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外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互利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网络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