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州市城区绿地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州市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州市三环路内4个城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养分状况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该地区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该城区绿地土壤的容重较大,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少,有机质缺乏,养分含量不均,pH值呈上升趋势。另外从绿地类型上加以比较、分析,其各样区土壤理化性质优劣顺序为:生产绿地〉公园广场绿地〉居民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过程所形成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效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对现有概念、内涵展开分析,并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除了威胁食物安全,食物浪费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食物中的磷元素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其代谢过程也是生态系统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磷肥一方面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土壤磷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根据对北京市136家餐饮机构,2 704桌消费者餐饮食物浪费调查数据,研究了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及其环境排放。研究表明: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量为39.97×104 t/a ,其含磷量为1.21×103 t/a;北京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为40.56 g P/kg,这意味着每浪费1 kg的食物,将向环境排放40.56 g 磷。因此,合理地进行餐饮消费,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对于保证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锰酸钾氧化水中乙硫醇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尧  张晓健  戴吉胜  许欢 《环境科学》2008,29(5):1261-1265
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水中乙硫醇的动力学规律,并考察了高锰酸钾在原水混凝条件下对原水中乙硫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乙硫醇的氧化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高锰酸钾对乙硫醇的氧化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高锰酸钾过量的情况下,氧化反应的伪一级动力学常数k'=0.025·[KMnO4]-0.008,再根据所用初始高锰酸钾浓度,得到了二级反应的动力学常数k=0.025 L(min·mg).高锰酸钾在原水混凝条件下对乙硫醇的去除效果劣于纯水条件下的去除效果,在水中其它有机物与高锰酸钾反应条件下高锰酸钾浓度变化的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盐酸马尼地平片,血压高的人肯定都熟悉。在全国以及河南境内,许昌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马尼地平片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比较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一批批记者已经踏上西部的征程。继中国记协组织的百名青年记者西部采访团之后的是港澳记者团,眼下中华环保世纪行一批记者又开进西部。而这之前,东部许多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已陆续派出记者到西部采访,并发回较像样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了解,刚刚进军西部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是一支善打硬仗的铁军,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媒体的资深记者组成。无疑,伴随西部大开发过程,必然会形成中国新闻西部大聚焦;也必然会展开中国新闻的大视野。笔者一直关注西部新闻大战场,因为它不仅是世纪的巨笔,而且关系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状况。我曾反复地思考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不断加深理解。作为新闻同行,这里很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物浪费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食物浪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外针对食物浪费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食物浪费贯穿在食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因素复杂、生产目的唯一和判断标准差异明显等特征。食物浪费的定量测度、食物浪费的综合评估、食物浪费的驱动机制、食物浪费监测与调控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经济学模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和生态足迹法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研究基础和社会需求,目前应着重加强对餐饮食物浪费、居民家庭食物浪费、学校食物浪费、餐厨垃圾处理以及食物浪费的政策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食物损失和浪费及其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也成为保障食物安全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论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目前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国际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全球尺度从概念界定、研究环节到研究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其次,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处于经济快速转型国家研究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20 世纪70-80 年代,尤其是针对产后环节的损失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再次,加强消费行为研究,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来减少食物浪费,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也是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展望了未来加强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的重要性,以期综合不同途径来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10.
土壤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蚯蚓及小麦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土壤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苯系物(TEX)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赤子爱胜蚓和小麦毒性影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蚯蚓的24hLC50分别为583.6,346.8,192.4mg/kg;48h LC50分别为454.3,167.1,127.2mg/kg.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小麦芽伸长的10%抑制率(IC10)分别为342.2,195.4,45.9mg/kg;对小麦根伸长的10%抑制率(IC10)分别为206.7,134.5,26.3mg/kg.小麦芽长、根长均可用于指示土壤被甲苯、乙苯及二甲苯污染的程度,但小麦种子根长对3种污染物胁迫的响应较芽长更为敏感,根长抑制率与芽长抑制率之间呈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