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境安全   3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DSA类阳极催化降解苯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很多工业都产生苯胺废水。本文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 ,采用特殊工艺自制的两种 DSA类电极作为阳极 ,对自配的苯胺溶液进行了降解处理 ,并得出了本试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醚化.合成醚化淀粉3-氯-2-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在碱性条件下.醚化淀粉进一步通过胺化反应.制备出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氨基淀粉。对氨基淀粉的合成工艺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在相同pH时,随着溶液中铜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但吸附速率降低:铜在固液相中的分配比降低。  相似文献   
3.
城市废水资源化对于缺水城市或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城市废水资源化实践中面临的发展战略、立法、评价体系、水质标准、处理技术、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公众态度等方面的障碍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制定有关城市废水资源化的法规和政策、制定合理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和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发展运行稳定且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将废水资源纳入整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氨基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波  李义久  倪亚明 《化工环保》2003,23(5):300-30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ECH)作交联剂,合成高交联淀粉(CS);以HC1O4作引发剂,以ECH作醚化剂,合成中间产物3-氯-2-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CHCS),在碱性条件下再与乙二胺反应,得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氨基淀粉(CAS)。最佳醚化条件:CS含水质量分数为7.0%,ECH与CS的摩尔比为2.5:1,HC104与CS的摩尔比为0.03:1,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95℃。以该法制得的CAS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能力为78.5mg/g。  相似文献   
5.
苯酚与HO·作用的产物有两种 ,据此求解了苯酚在电解催化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动力学方程对在不同时间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 ,表明苯酚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竞争连续反应模型。两种途径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82 2min- 1 和 0 .1 1 1 9min- 1 (对苯二酚途径 )、0 .0 0 75min- 1 和 0 .0 51 8min- 1 (邻苯二酚途径 )。由这些参数计算可知 ,有 97.2 8%的苯酚通过对苯二酚中间产物而得以氧化 ,只有 2 .72 %的苯酚通过邻苯二酚。对实验及拟合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苯酚在阳极附近被HO·氧化降解是非常快的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基本没有积累 ,平均只有 5 .45 %的对苯二酚和 35 .0 7%的邻苯二酚扩散到体相中去 ,而其他部分都连续地在阳极附近氧化掉了。这可能是有机污染物在电解催化氧化系统内降解过程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湿式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CODCr,TOC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式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48000mg L时反应2h,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86 4%,79 5%;供氧不足氧化受到显著限制,供氧量以(1 0~1 25)p(O2) 为宜;该法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pH值对有机物氧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表面活性剂TH-1、民用煤油、载体N235和内水相NaOH溶液组成的液膜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活性艳蓝KN-R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5%TH-1,5%N235,10%NaOH,油内比Roi为1∶1.5的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6000mg/L活性艳蓝KN-R废水,在pH值为1,传质温度为25℃,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8.
DSA类电极催化降解硝基苯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以特殊工艺自制的DSA类电极作阳极,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了降解处理,得出了该试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根据分析,推测硝基苯分子主要先被阴极产生的H还原为亚硝基苯、苯胺等,然后再扩散到阳极附近被HO*氧化为偶氮苯、氧化偶氮苯等,最后进一步氧化开环,生成苯基丁二酸等酸类物质以至二氧化碳,同时硝基苯分子也可以直接在阳极附近得到氧化生成2-硝基苯酚.最后,对硝基苯的降解途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电子工业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用硫酸和含钙辅助破乳分离出有机物沉淀的预处理工艺。确定了最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参数和流程;用GC/MS法分析了废水的组成和浓度,并探讨了有机物的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3,辅助剂A的浓度为300mg/L、静置时间为60min时,是最合适的工艺条件,废水的CODcr值从15600mg/L下降到3542mg/L,CODcr的去除率达77.4%,投加辅助剂后既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又改善了沉淀物的过滤性能,从而有利于降低后续工艺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焦化厂生化出水电解脱色工艺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焦化废水经萃取(蒸氨)脱酚和生化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的特点,研究用铝板作为电极电解该废水的脱色效果,研究了废水pH、电解槽电压、时间等因素对其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pH=4、电解槽电压=10V、时间=30min,此时色度去除率可达93.6%,COD的去除率也可以达到61.78%。采用GC—MS分析了电解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成分,探讨了形成高色度水质的原因、有机物的去除及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