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环境安全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集2015年南昌市冬季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重金属(V、Mn、Cr、Co、Ni、Cu、Zn、Cd、Ba和Pb)的含量,分析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并对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2.5浓度总平均值为(29.74±16.82)μg/m~3,其中省外办最高,武术学校最低;各重金属元素总体平均浓度从高到低次序为:ZnPbCuMnBaNiVCrCdCo。因子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包括道路交通尘和冶金化工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混合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M_(2.5)中Mn对人体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其他元素(Cr、Ba、Co、Pb、Cd、Cu、V、Zn、Ni)基本没有非致癌风险;Cr对人体有较明显的致癌风险,Cd、Ni和Co对部分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成年人)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混合印染废水的静态净化过程,进行了生物群落观察和条件实验。发现废水净化初期以大量细菌和草履虫(以 P. Caudatum为主)繁殖为特征,同时伴生着少量浮游藻类。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细菌和草履虫数量下降,以针杆藻(以 S. aucs为主)为建群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占优势。化学分析表明,净化作用与温度、光照条件及废水起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防酸工作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滕金山 《劳动保护》2006,(9):105-107
劳动者从事生产、搬运、倾倒、调制酸碱,修理或清洗化学装置等职业活动中,如工作场所酸碱容器、管道发生故障或破裂,均有可能引起由强酸、强碱、磷和氢氟酸等化学物质所致的烧伤。穿着适当的化学防护服,能够有效地阻隔无机酸、碱、溶剂等有害化学物质,使之不能与皮肤接触。就化工厂而言,虽然化工原料一般都是在管道和反应罐中封闭运行,但还应为接触化学物质可能性较大的人员如加料工、维修工等配备适当的防护服,这样一旦由于操作失误或发生泄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分类国际上将可以防护化学类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服统称…  相似文献   
4.
对新乡市9个污水处理场污泥预处理后,用测硫仪分析污泥含硫量,并用经验公式根据年污水处理量,估算焚烧污泥方法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结果显示:用测硫仪测定污泥含硫量,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现有方法相比,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不受采样条件、时间、环境、布点等因素影响,重现性好、完整、精密。同时发现部分污泥含硫量超过规定用煤中含硫量,建议用焚烧方法处置污泥,净化尾气。  相似文献   
5.
被动采样监测珠江三角洲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获得珠江三角洲区域污染特征,采用被动扩散采样技术,在珠江三角洲200 km×200 km网格区域内测量11月两周暴露的NO2、SO2和O3浓度水平,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Kriging)获取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源清单和已有模型结果比对.采用反向轨迹方法模拟了O3的输送途径.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珠江三...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逆反射材料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逆反射材料的广泛应用 ,其带来的安全警示效果、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检测方法及规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被日趋重视 ,笔者通过对逆反射材料的基本构造及反光特性的分析 ,论述了其对人和物的安全防护作用 ,并对我国目前逆反射材料的应用领域、产品质量及检测设备、检测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述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开发及发展逆反射材料产业提出了笔者观点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个典型生产过程中噪声的检测、分析,评价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危害,并提出主要的噪声检测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秋季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富集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集2013年秋季南昌市6个不同区域的大气PM_(2.5)样品,分析PM_(2.5)质量浓度及其中18种金属元素(Mg、Al、K、Ca、Ti、V、Ba、Co、Cr、Mn、Fe、Ni、Cu、Zn、Cd、Pb、As、Hg)的富集特征,并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探讨了PM_(2.5)中上述元素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南昌市秋季大气PM_(2.5)日均质量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Mn、Ti、Al和V的富集因子小于1.0,表明这些元素基本没有富集;Fe、Cr、Co、K、Mg、Ba、Ca、Cu和As的富集因子范围为1.7~7.8,表明这些元素受到自然源和人为源的共同影响;Hg、Zn、Pb、Ni和Cd的富集因子范围为21.9~481.2,表明这些元素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综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Mg、K、Al、Ca、Ti主要来源于土壤及建筑尘;As、Hg主要来自燃煤;Ba、Ni、Mn主要来自金属冶炼排放;V、Cu、Fe、Cd、Pb、Cr、Co主要来自交通源;Zn主要受金属冶炼和燃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氧化铝生产主要工艺系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利用化工厂危险指数评价法进行安全性评价,找出需要重点管理的危险源,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KOH活化法的核桃壳基活性炭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林废弃物制备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能够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提高活性炭在气相吸附方面的利用价值。以核桃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单因素法探讨碱炭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得率、碘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核桃壳基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孔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活性炭的微观形貌、孔径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当碱炭比为3∶1、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核桃壳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551.85 m2/g,总孔容为0.79 cm3/g,微孔比表面积为1 491.22 m2/g,微孔率为89.87%。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同时极微孔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