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工业废物制备高效氧化铁系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以硫酸烧渣、转炉赤泥、平炉尘为主要原料制备氧化铁系 (SW型 )脱硫剂的方法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 :脱硫剂最佳配方为粘结剂 5 %~ 8% ,制孔剂 0 0 8%~ 0 1% ,木屑 8%~ 12 % ,工业废渣 (硫酸烧渣、转炉赤泥、平炉尘等 ) 78%~ 88% ;成型的最佳温度为 15 0℃ ,活化方法应根据主要原料的不同有所差异 ,活化条件以成型活化优于成型前活化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气颗粒物和重金属铅干沉降通量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气颗粒物和重金属铅(Pb)干沉降通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聚氨酯泡沫膜片为代用面联合干湿沉降自动观测设备,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北京城区采集了颗粒物干沉降,利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中全量Pb和水溶性Pb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和Pb干沉降通量分别为0.84 t·(hm~2·a)~(-1)和7.56mg·(m~2·a)~(-1),呈现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特征.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Pb干沉降通量为3.14 mg·(m~2·a)~(-1),占Pb干沉降总量的43%,这一比例呈现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特征.人为源排放不仅增加了大气颗粒物和Pb的干沉降通量,也改变了水溶性Pb干沉降通量的季节分布.研究结果对科学评估重金属沉降的生态影响和健康效应提供了科学基础,同时凸显了消减人为源重金属排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略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顾局部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效益等问题。如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必将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使旅游资源的舒适性、完整性、历史性等特征遭到损害。这不仅殃及当代,更会愧对后人。因此,加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是人类文明演替的必然要求。一、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一)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意义旅…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1-2010年环境和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排污强度逐年下降;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是其排放重点源区;工业化水平、石油开采与加工、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工业行业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污染源数量是影响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长远来看,延伸石化行业产业链、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和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有效发挥产业规模集聚和污染集中治理效益,是控制区域石油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区状况进行初步探析,在介绍美国湖泊水库营养状态标准研究过程、营养状态分区方法基础上,就中国湖泊研究进展以及中国的湖泊分区加以论述,比较了两国湖泊分区研究差异,以期为下一步中国的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木制品中有害物质风险分析涉及多指标、多水平,必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整体上对多指标样品进行分析.为了更有效地估计木制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代表值,以山东口岸人造板及其制品连续3a的甲醛释放量检测数据为样本,使用Bootstrap方法对木制品中有害物质质量浓度控制上限(UCL)进行计算、评估、比较及验证.结果表明,山东口岸人造板及其制品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UCL值分别为2.508 6 mg/L、1.916 5 mg/L、1.300 9 mg/L,反映出木制品中甲醛释放量风险逐年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和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重点工业行业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并通过情景分析对2020年该省重点行业的石油类污染物减排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6—2012年山东省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行业结构特征明显,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7个重点行业的排放量占该省排放总量的85%以上;从年际变化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排放量所占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由2006年的约48%下降至2012年的20%左右;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排放量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由2006年的0.18%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23.69%,成为山东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在设计的高标准方案下,2020年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预计为485.31t,比2012年降低了8%,其中石化行业的石油类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与基准情景相比,2020年在高标准方案下石油类污染物的削减量约达1 006t,约占减排总量的55%。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PM_(2.5)的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家庄市PM2.524 h质量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PM2.5的污染指数范围是84~242,污染指数最高点出现在高新区,最低点出现在封龙山。导致PM2.5高污染指数的影响因素有气象、地理、机动车保有量和石家庄工业结构。因此从减少扬尘、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工业污染防治、环保及气象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PM2.5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太湖水质及营养状态分区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家环保部太湖流域环境监测网中心站1994-2000年的水质监测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别对太湖进行了单因素水质评价分区和多因素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显示太湖水质基本在Ⅳ类以上,污染较严重,太湖已全面进入富营养化状态,重富营养化区位于太湖北部,面积为5.9%,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梅梁湾,竺山湖;中度富营养化区在西部岸边带和中北部岸边带地区,面积为33.2%;轻度富营养化区从太湖湖心向东到东太湖,面积最大,占6 O.9%.整体上呈现自北而南、自西向东从重度富营养程度向轻度富营养程度扩散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太湖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确定太湖的重点治理湖区应是太湖北部的五里湖、梅梁湾、竺山湖和贡湖湾的西北部,同时太湖富营养化治理应注重控源和生态修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