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环境安全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在外加有机质(电子供体)进行强化还原脱氯时,存在有机质消耗快、pH持续降低等影响脱氯效率的问题。利用乳化油(EVO)与胶体氢氧化镁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兼具电子供体缓释性和OH-缓释性的双功能缓释剂EVO-Mg(OH)_2;成功制备了不同EVO∶Mg(OH)_2配比的EVO-Mg(OH)_2试剂,并对其稳定性、分散性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向模拟砂柱中注入不同体积的EVO-Mg(OH)_2,考察试剂的迁移性能以及试剂注入对三氯乙烯(TCE)迁移的影响;开展了EVO-Mg(OH)_2强化TCE还原脱氯摇瓶实验,考察了该试剂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EVO∶Mg(OH)_2配比的试剂稳定性及分散性良好,粒径无明显差异;EVO-Mg(OH)_2可以有效地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并实现部分滞留;注入量对EVO-Mg(OH)_2的迁移性有一定的影响;EVO-Mg(OH)_2可以促进TCE溶解和迁移从而减小EVO-Mg(OH)_2和TCE之间的传质阻力;EVO-Mg(OH)_2能够实现电子供体及OH-的双重缓释,有效促进脱氯微生物的生长,提高TCE的降解速率(k=0.128 d-1),同时抑制pH的降低(pH=7.5)。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光度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种有力的痕量分析手段,但在复杂混合样品的分析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971年Lloyd提出了同步激发的想法,接着Jobn,Lloyd和Dinh等分别发表了PAH类化合物同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报告,Dinh使用这  相似文献   
3.
《广州环境科学》1996,11(1):21-23
本根据生物除磷脱氨机理.结台国内外研究以及我国天津纪庄子和广州大坦沙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综述了A^2/O生物除磷脱氨活性污泥工艺运行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阐明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概念的基础上,从地震相关立法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建设、灾害预警系统开发、防灾教育与防灾训练、地震应急管理相关研究热点等五个方面对日本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地震应急管理情况,借鉴日本地震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分别从上述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地震应急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中国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完善防震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力争把地震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遥感技术能够准确、快速的获取相关的环境信息,这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对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炎热,区内多大风、干热风,对农业生产带来威胁。本文讨论了大风、干热风、干旱、霜冻等灾害天气的危害机制、时空公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危害状况,特别强调大风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为数不多的特大暴风中。文中归纳了灾害天气的主要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油沙豆(Cyperus esculentus)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高利用价值新兴经济作物,在我国沙区调整种植结构及沙化土地改良中有重要作用. 油沙豆茎块在采收过程中易破坏表层土壤、引发风蚀,因此,探究油沙豆防风阻沙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实现油沙豆在沙区种植的重要前提. 本文基于乌兰布和沙漠油沙豆农田现有间作模式,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究不同风速下6种间作模式(2种间作作物×3种带间距)的防风蚀效果. 结果表明:①不同带间距模式在各风速下的风速廓线均呈对数形式,粗糙度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 ②间作作物对垂直流场结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间作玉米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低于当地起沙风速(6 m/s);间作向日葵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高于起沙风速,约为9 m/s. ③风速对各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具有显著影响,防风效能随风速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④间作带的防风效能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带间距8 m>带间距16 m>带间距24 m. 间作玉米模式的防风效能大于间作向日葵模式,其中,玉米带间距8 m及16 m的模式其近地表防风效能均大于50%,是油沙豆农田防风阻沙的最优模式. 研究显示,考虑到农田的经济效益,带间距16 m的间作玉米模式是油沙豆农田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沙土和黄土配比联合接种AM真菌对根际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后玉米的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沙土与黄土质量比为1∶1和3∶1中接菌处理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接菌后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的同时有机质含量增加。将黄土和沙土进行优化配比可以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和玉米的生物量,提高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提升玉米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相互的正效应,菌根侵染后对植物营养吸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焦炉大气可吸入尘中的四种氮杂芳烃——吖啶、(口菲)啶、苯并(f)喹啉和苯并(h)喹啉经GC/MS和标样确证后用HPLC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给出它们在六个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上的浓度。结果表明85%以上的氮杂芳烃都集中在3μm以下的颗粒上,探讨了这些化合物依赖粒径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