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管道机器人无线通信定位精度低和距离近的问题,提出一种管道机器人发射装置的并行多级线圈结构,提高空间中电磁线圈的磁场发射强度.利用ANSYS对不同匝数的单级线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线圈激励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线圈产生的磁场的强度与线圈匝数无关;在符合技术等指标要求下,线圈的产生的场强大小与线圈的级数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符法艺术”是以原始符号为基本元素,以点线组合表达一定心理冲动,追求返朴归真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与中国历史、经学、音乐、书法、医术、民俗、祭祀等关系密切。对符法艺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国学增添了新内容,填补了国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未来蜂窝物联网(IoT)中超高可靠和超低时延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小区多用户超高可靠极低时延网络短包域公平性能量效率最大化算法。首先,以最小用户传输速率、每个发射机最大功率等约束为限制,构建了一个关于波束成形矢量的非线性分式规划资源配置模型。随后,采用变量代换、连续凸近似等技术,将原始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凸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短包域迭代能量效率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短包域具有良好的能量效率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检测的输送带纵向撕带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的几种输送带纵向撕带的数字化监测方法,提出了振动检测方案,在输送带一侧增加激振信号,通过无线振动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输送带另一侧的振动信号,通过相关分析去除信号噪声后,应用小波分析检测奇异点,准确判断发生纵向撕带故障的时刻点。介绍了振动检测方案的体系结构,采用无线数据采集装置,应用MatLab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使用数字化振动监测方案,有效提高了纵向撕带的故障检测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落锤动态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标定方法,依据此标定 方法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对多路瞬态信号采集的硬件控制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主要由硬件电路控制信号的转换,信号转换速度不受MCU工作速度的限制,工作中信号采集的速度和采集的数据点数都可以通过MCU进行设置,本硬件控制电路主要基于CPLD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对矿用可穿戴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在柱面弯曲情况下的频率特性、阻抗匹配及辐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柱面弯曲导致谐振频率升高,但-10dB相对带宽基本不变;当辐射开口发生弯曲时,天线阻抗匹配随着弯曲程度增大而逐渐变差;天线柱面弯曲造成正向辐射增益降低、背向辐射增益升高。因此,针对天线在柱面弯曲情况下的应用,应适当增大天线空腔尺寸和导电底面的长度或宽度,并在选择天线放置方向时应保持辐射开口不弯曲。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实现粉尘颗粒浓度的测量,对阵列式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场进行了数学建模和分析,对传感器权重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阵列结构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数学模型使用C语言进行了编程计算,并对四种结构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图形仿真。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网络频谱资源匮乏、能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认知多播无线传感网络,并研究适用于该网络的信能协同传输问题。以网络中所有次级用户收集到的和能量为优化目标,结合多播技术,在次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次用户的信干噪比、次级发射器的发射功率的约束下,构建了一种非线性非凸优化问题。针对该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算法,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序贯参数凸逼近技术的优化算法以降低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算法有效提高了次用户能量收集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落锤动态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标定方法,依据此标定方法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对多路瞬态信号采集的硬件控制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主要由硬件电路控制信号的转换,信号转换速度不受MCU工作速度的限制,工作中信号采集的速度和采集的数据点数都可以通过MCU进行设置,本硬件控制电路主要基于CPLD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落锤动态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标定方法,依据此标定方法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对多路瞬态信号采集的硬件控制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主要由硬件电路控制信号的转换,信号转换速度不受MCU工作速度的限制,工作中信号采集的速度和采集的数据点数都可以通过MCU进行设置,本硬件控制电路主要基于CPLD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