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青  马彦红 《中国园林》2013,29(1):55-59
景观规划需要完善的景观历史研究作为支撑。其内涵在于构建连续完整的景观客体进化关系,使景观规划中针对景观客体的正确描述、科学预测及制定有效的方案成为可能。从景观的区域背景历史、发展节点历史事件挖掘及近期数据科学采集与分析3方面出发,在论述基于景观规划的景观历史研究系统构成及面临的问题的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景观历史对景观规划在背景数据库建立、识别问题能力提高及方案制定更趋科学化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彦红 《硅谷》2008,(23):75-75
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中堵管、导管漏水、钢筋笼上浮、夹泥和断桩等常见质量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给村镇的防灾减灾资源分配提供建议,研究面向与村镇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灾害表现形式,基于村镇灾害数据的调查收集与统计,以各灾害类型受灾户数比表征各灾害类型影响普遍性特征,在确定严寒地区村镇的主要灾害类型基础上,以政府、村民两个防灾减灾主体在抵御不同类型灾害时潜在的投入关系为前提,同时以冬季灾害为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构严寒地区村镇灾害影响普遍性关系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严寒地区村镇防灾减灾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属于一种线性结构,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等特点。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工程质量,乃至整个公路的使用效能。而压实度又是路基施工的重中之重,只有达到设计的路基的压实度,  相似文献   
5.
为在微气候热舒适视角下对街道空间的使用与设计提供建议,研究以寒地城市春秋过渡季节为大气候背景,以哈尔滨城市住区街道为例,确定影响寒地城市住区街道微气候热环境发生差异的主要气候因子和空间形态因子,以实测数据检验模拟数据准确性为前提,应用微气候热舒适空间量化分区方法,对寒地城市住区街道微气候热舒适与其空间形态关联性进行了初步探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寒地城市住区街道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7.
马彦红 《硅谷》2010,(13):45-45
重点对配变电监控系统展开设计研究,首先分析配变电网监控体系的结构,给出完整的层次划分和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监控终端的设计,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进行了设计应用和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配变电网监控终端的应用水平和提升配变电网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严寒地区代表性城市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从明晰城市街区形态和建筑能耗的研究范畴出发,以影响严寒地区建筑能耗的街区形态尺度识别为基础,通过建筑能耗模拟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判定了影响建筑能耗的街区形态指标,并探讨了各指标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建筑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圆心、100 m长为半径的街区形态尺度对建筑能耗影响最为显著;街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平均高度、道路高宽比、绿地率和周边建筑外墙总表面积对建筑能耗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在建筑节能导向的街区形态设计和街区形态的建筑节能适宜性评估两方面,对研究结论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9.
马彦红  朱捷  陈曦 《中国园林》2022,38(7):80-85
生物多样性可提供促进心理健康的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当前,生物多样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多从“测量生物多样性”维度出发,而以能够对景观体验者心理产生直接影响的“感知生物多样性”为视角的探索尚且匮乏。面向城市居民定向注意力的恢复需求,从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释义、注意力恢复的机理解析出发,将高密度高异质性典型城市重庆作为案例区,以城市中最能与生物多样性接触的“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设计和使用者问卷调查,建构公园感知生物多样性影响注意力恢复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感知生物多样性与注意力恢复间的因果关联,进一步对与其相关的规划策略制定、设计实践应用及接续研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感知生物多样性导向的疗愈性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借由景观空间建设推动公众美学认知走向深度生态,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以亲生命性理念为新视点,基于亲生命性及亲生命性美学认知之内涵解析、亲生命性促进环境偏好的研究实证,提出自然、荒野自然与城市自然分别是支撑亲生命性美学认知发生的总体性、本源性与生活性景观空间载体。通过设计要点、规划图景、生活愿景3项内容表达,以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网络、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社区、城市中与自然的一步之遥为尺度框架,对承载亲生命性认知的生活性景观空间,即亲生命性城市自然的营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旨在为亲生命导向的景观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