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适    李杰    戴伟    陶军晖  刘俊逸  田永红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6):553-558
为了增加多孔氮化硼(PBN)的再生性能,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α相氧化铁/PBN(α-Fe2O3/PBN)复合净水材料。研究了水热反应和再生过程对α-Fe2O3/PBN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负载在PBN表面的α-Fe2O3颗粒在过氧化氢的辅助下对吸附在其表面的亚甲基蓝(MB)具有优异的协同催化降解活性。经过6次吸附-再生循环后,α-Fe2O3/PBN复合材料对水中MB的移除效率保持了初始的93.5%,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BN的移除效率仅为初始的11.8%。同时研究了α-Fe2O3/PBN复合材料的再生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温热塑性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对某钢厂生产的 800 MPa 级高强钢铸坯开裂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铸坯开裂形式为"角部开裂";其主要原因是连铸后铸坯缓冷不充分,造成铸坯角部与其内部温度差异较大,在组织变化和热应力的双重作用下导致裂纹萌生,并进一步扩展为"角部开裂".连铸后采用扣罩缓冷措施可解决铸坯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钛(Ti)含量对含Ti系微合金磁轭钢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真空冶炼及轧制的方法来调控磁轭钢中不同含量的Ti对钢中钛的第2相析出物的形状、分布和数量.通过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对不同Ti含量磁轭钢中的第2相析出物及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Ti系磁轭试验钢中的Ti通过细化晶粒和Orowan绕过机制2种机理一起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强化效果.Ti含量越高,强化效果越明显.含Ti系磁轭试验钢的高场磁感性能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铁损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Ti含量在0.16%~0.20%之间时,含Ti系微合金磁轭钢才能同时满足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代表钢厂生产屈服强度700MPa级高强钢的现状,包括其成分设计思路、组织性能及强化机理,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高强钢的优势,提出了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热轧搪瓷钢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得到其高温下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规律。再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口的形貌及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使用高温金相显微镜对热轧搪瓷钢在经历高温烧搪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极好的高温塑性。高温拉伸试样断口搪烧高温下未出现严重的高温脆化现象,保持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推荐的搪烧温度850℃下,试验钢晶粒较常温晶粒略微长大,组织上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其力学性能的过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超高强发蓝捆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一卷超高强发蓝捆带及相应的原料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有个别指标未能实现。通过分析,指出发蓝或热处理温度偏高可能是导致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