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5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改性的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以淀粉为多元醇合成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淀粉含量和NCO/OH比的增加,所得聚氨酯弹性体的交联密度增大;极限强度随NCO/OH比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淀粉含量增加而下降。所得聚氨酯弹性体均具有优良的回弹性;埋在土中一个月后,与不含淀粉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前者的强度损失率达20%~40%,并在弹性体表面出现大量霉点,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2.
以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凹凸棒土(AT)/聚氨酯(PU)共混纤维。通过红外测试表明:AT与PU的硬段发生相互作用,增强了PU链段之间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AT可视作为物理交联点,限制了PU分子链的运动。相对于纯PU纤维,纳米AT/PU共混纤维的拉伸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热稳定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聚酰亚胺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辐射等优良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和法估的应用领域,以及国外近几年有关聚酰胺纤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熊辉  张清华  陈大俊 《化学世界》2007,48(11):661-663,667
以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为基体,用碳黑为填充材料制备了复合导电材料,导电性能的测试表明多相复合体系的渗滤阈值低于两相复合体系的渗滤阈值。对复合材料PTC效应的分析以及对材料的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黑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同时探讨了体系碳黑含量的变化对PTC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含叔胺基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含叔胺基聚氨酯(简称NPU)是指主链上具有一定数量叔胺基团的聚氨酯材料。1970年Dieterich等人在“聚氨酯离子聚合物——一种新的嵌段聚合物”一文中介绍了NPU的合成和一些有趣的性质。NPU的合成可以通过预聚体与含叔胺基的扩链剂反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公司“十四五”总体发展战略,落实公司第十八届二次职代会暨2022年工作会的总体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公司规划的核心业务、战略业务、机会业务的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样板示范引领作用,“立标杆、树榜样、抓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推进项目精益化管控,实现公司履约能力持续提升,打造优质履约品牌,突出公司核心竞争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履约样板效果。  相似文献   
7.
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纤维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含量的纳米凹凸棒土(AT)改性聚氨酯(PU)纤维,研究了改性PU纤维热分解动力学,测定了分解活化能,讨论了AT对改性PU纤维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的加入,提高了PU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改善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AT,改性PU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相比纯PU纤维提高了近14℃,增强了PU硬段的热分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超声环境中制备了具有灵敏化学活性的聚苯胺纳米棒,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复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稳定有序纳米结构的纤维。将所制产物放置于特定的化学环境中,对其化学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材料的电学行为对被测气体浓度有良好的响应,并对气敏响应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是一种多嵌段共聚物,可通过调节原料的组成和配比,得到性能各异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硬段、软段交替排列组成的聚氨酯分子链,具有微相分离的本体结构,符合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的条件,并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挠曲性和生物相客性等优异性能。本文概括了聚氨酯的形状记忆原理和特征,并对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研究进展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