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oS2因其独特的二维“三明治”层状结构在电学、能源和催化等行业备受关注。由于S、Mo原子配位模式的不同,MoS2主要以1T和2H相两种形式存在。通常,1T-MoS2拥有更大的层间距和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比2H-MoS2更优异的性能。通过控制2H-MoS2 中S平面的横向位移和Mo 的3d轨道电子填充状态,可以定向调控2H-MoS2生成1T-MoS2。鉴于此,综述了2H-MoS2定向调控制备1T-MoS2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调控过程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调控方法和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总结了1T-MoS2在析氢、电池、光和热催化领域的应用,可为1T-MoS2的定向合成与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也对 1T-MoS2在未来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钼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不同K/Mo摩尔比、第二助剂和不同载体的钼基催化剂对混合气(CO/H2S/H2)制备甲硫醇性能的影响.由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可知,当K/Mo摩尔比为2.0时,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反应活性;分别添加铁、钴和镍3种过渡金属制备的催化剂对甲硫醇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CoNiFe;比较SBA-15和Si O2两种载体,发现K-Mo-Co/SBA-15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K-Mo-Co/Si O2,甲硫醇的选择性达到46.77%.实验分别采用N2-吸脱附、XRD和H2-TPR等手段对不同K/Mo摩尔比和负载2种不同载体的钼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添加助剂(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选择合适载体(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及其他载体)及改进材料制备方法(采用微波替代传统加热方式等)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CO催化氧化催化剂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主流方向,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提高CO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分子筛SBA-15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o/SBA-15和KMo/SBA-15催化剂并用于一步法合成甲硫醇,并采用氮气吸脱附(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进行表征,研究钾离子的添加对催化合成甲硫醇的影响。结果表明,K的添加大幅提升了Mo/SBA-15的甲硫醇选择性和CO的转化率;在高浓度H2S环境下,KMo/SBA-15催化剂上甲硫醇选择性达到了62%,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催化剂。Raman、XPS表征结果表明,添加K的催化剂上硫化后加氢脱硫活性相MoS2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La、Ce改性的MCM-41催化剂,考察不同稀土金属元素对甲硫醇催化分解活性位点的调控作用。采用N_2吸附-脱附、XRD、XPS、H_2-TPR和NH_3/CO_2-TPD等对La、Ce改性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确定稀土元素La、Ce在催化剂中存在的形态和作用。研究表明,甲硫醇催化分解存在两步反应,低温条件下甲硫醇催化分解生成甲硫醚中间体,高温条件下甲硫醚进一步催化分解生成硫化氢和甲烷等小分子产物。对于10%Ce/MCM-41催化剂,表面活性氧是甲硫醇催化分解的低温活性中心,强酸性位点是甲硫醇催化分解的高温活性中心,二者在反应中起协同催化作用,而对于10%La/MCM-41催化剂,强酸性位点是甲硫醇催化分解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在不同煅烧温度下成功合成了一系列铁酸钴材料(CoFe2O4-X),通过SEM,XRD,BET,XPS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以降解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PMS用量、pH值和无机离子对SMX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550℃煅烧温度下获得的CoFe2O4-550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0 min内,SMX的降解率可高达95%,且TOC去除率可达80%。同时,CoFe2O4-550/PMS反应体系具有较广的pH适用范围(pH=5.00-9.00)。CoFe2O4-550催化剂可磁性回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在该降解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SO4-?和?OH自由基,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降解机理。这项工作将为有效处理含有SMX化合物的废水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