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达成整车外观DTS,提升整车前脸静态感知质量,某汽车新项目在产品设计及制造规划阶段,设计规划了两种不同的前端模块设计及定位方案。采用尺寸链概率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下的前大灯基准孔在X、Y、Z向封闭环尺寸链的公差T_0及其不合格率PNC。结果表明:前端模块的一体化设计,尺寸链短、公差小、不合格率低的定位方式是提升整车前脸静态感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某厂工字形带裂缝的钢吊车梁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开裂钢吊车梁疲劳损伤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吊车梁上部区域有效面积和刚度为目的的加固方案.通过吊车梁加固前后200万次疲劳试验,对加固前后裂缝尖端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截面有效面积及刚度可以延长开裂钢吊车梁的疲劳剩余使用寿命,对实际工业厂房中存在开裂的钢吊车梁的加固及维护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特点、钢管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及其有关计算理论,并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工程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清电视节目逐渐成为主流,3D电视频道也将得以实现,传输带宽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视频的压缩效率成为加快传输速率的迫切需要.AVS+技术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视频编码技术,编码效率更高,与国际标准的H.264/AVC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电视行业传输带宽所面临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深入分析目前的钢管混凝土的计算理论以及纤维模型法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中的应用,利用Fortran语言程序,得到矩形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截面曲线的简化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吻合很好,可应用到框架的受力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将钢管混凝土构件看成是钢管和混凝土两种元件组成的构件,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讨论,导出了在αfy〈54MPa的情况下,能适用于普通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试验分析,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避免了将核心混凝土分成普通和高强混凝土计算的麻烦,为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以电石渣和粉煤灰这两类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固体废弃物胶固粉。研究了粉煤灰掺杂比例对胶固粉水化进程、微观形貌、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粉煤灰后加速消耗了水泥熟料,提高了胶固粉的水化反应速率,在28 d龄期下,当粉煤灰的掺量为30%(质量分数)时,胶固粉中孔隙数量最少,结构密实度最高。胶固粉在受力过程中破坏形态相似,裂纹自上而下均为条形裂纹,且上部出现了坍塌现象。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胶固粉的凝结时间逐渐增大,流动度和化学结合水量持续降低,抗压强度和最大应力先增大后降低变化。在28 d龄期下,当粉煤灰的掺量为30%(质量分数)时,胶固粉的抗压强度最大为14.85 MPa,在相同应变下的应力最高为15.70 MPa。分析可知,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3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8.
约束效应系数能反映钢管砼组合构件组成成分的物理、几何特性,它不仅能反映组合构件的含钢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钢管对核心砼的约束作用。文中通过约束效应系数对钢管砼组合构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研究,认为约束效应系数与构件承载力近似成线性关系,极限应变、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泊松比均随约束效应系数增加而增大,约束效应系数越大,组合构件在受力过程中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越晚。  相似文献   
9.
闻洋  王洪泽 《建筑材料学报》2020,23(5):1192-1199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风电平面塔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受力性能,对平面塔架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对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进行了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验证并对参数管径比和壁厚比进行了拓展分析.结果表明:TJ 1和TJ 3破坏模式为强度破坏,TJ 2破坏模式为失稳破坏;较高管径比和壁厚比试件的滞回曲线面积更大,耗能能力更强;提高壁厚比可以有效提高试件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减缓试件刚度退化速度;管径比b≤042或壁厚比t≤125时,试件屈服位移、峰值荷载、极限位移增长速度较快,而在管径比b>042或壁厚比t>125时提高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了风力发电机锥台型塔筒的破坏机制和特征、应力变化及分布规律、滞回性能、承载力及变形和耗能能力,为风电塔筒的设计研发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 通过对白云鄂博某1.5MW风力发电机锥台型塔筒原型和试验条件的综合考虑,将塔筒模型按比例缩放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结果 塔筒的极限承载力为其设计荷载的3.61倍,有较大的承载力富裕度,其安全性较好,说明该塔筒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塔筒结构的P-△滞回曲线呈不饱满的反“S形”,总体强度与刚度退化较快,表明其塑性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差.结论 锥台型塔筒属极值点失稳破坏,破坏带有突然性,其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受压侧变壁厚处和塔筒底部,设计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