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行了4个带肋薄壁钢管混凝土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的静力试验。试件的钢管由厚度为1.5 mm或3.0 mm的冷弯薄壁型钢组合而成,高强螺栓端部焊接50 mm长的螺纹钢筋。分析了端板类型、钢管壁厚度对节点破坏模式和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特征等的影响,研究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各组件关键部位的应变分布规律,提出了节点区柱壁加厚...  相似文献   
2.
当前,暖通系统中空调系统使用的能源大部分为不能再生的高品位能源,其中电能所占的比例是绝对的。对这些能源大量的消耗,造成了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与此同时,也带来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以暖通系统之中的空调系统作为基础,并对其的节能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工业机器视觉系统时,边界获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提高边界获取的速度和生产效率,介绍了一种边界获取的简单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白色与黑色像素区域相间明显的条件下提出的。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计算连续黑白像素宽度及相关处理,获得边界。该方法检测目标时快速,稳定;通过选取不同的像素宽度阀值,可以方便地检测出相应的不同的边界。此方法适用于处理速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业机器视觉中特征边界的边界获取。  相似文献   
4.
5.
三维空间最优装载模式的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货物的包装、存储及装载过程中,如何提高三维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又兼顾货物的重心平稳等约束,这属于复杂装箱问题。基于微积分的思想,作者提出一种虚拟装载模式的装载时分片算法,即在装载的同时不断对三维体虚拟切割分片,然后利用改进的剩余空间法对片空间进行分析和虚拟装填,通过非完全树的结构和递归搜索过程来实现最优装载模式的求解,并通过若干片的重新组合实现货物的重心平稳最优化。最后运用VC调用OPENGL完成仿真模拟系统,以应用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设肋方式、钢管厚度、钢材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和分析了冷弯薄壁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曲线。给出了有限元计算中钢材和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之间界面模型等确定方法,分析在轴压作用下四种不同截面形式的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态,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设肋能有效改善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力学性能,与不带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相比,四边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压承载力提高了9.4%~14.8%,十字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提高了18.7%~39.9%,而空钢管构件降低了65.3%~89.7%。同时,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厚度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公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故建议了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二矿分公司在使用无线通信系统时的创新成果,提出并证明以无线通信系统为主体的一体化通信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从而说明该系统的独特优越性,对于今后煤矿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型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端板型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进行了 4个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端板类型和钢管厚度下,连接节点试件的破坏形式、弯矩-转角关系、骨架曲线、节点刚性评价、耗能能力以及典型部位的应变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和钢管厚度为3 mm的平齐端板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较好的抗弯性能、抗震性能及延性;钢管厚度为1.5 mm的平齐端板连接节点的滞回曲线呈捏缩状,耗能性能稍弱;在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后,此类节点能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
依靠传统工艺技术来生产越来越小的超小型磁头组装件,已经越来越困难。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工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述了机器视觉原理,介绍在磁头组装件生产中成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磁头与焊接球之间的精密焊接工艺,该工艺的实现使制造超小型磁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