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下水位的变化反映地下水量的变化,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确定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认为,用大掺量粉煤灰可生产高性能的混凝土。文章主要针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主要性能,介绍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适应环境与作用,以及工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乌龙河下游右堤连同东鲜提防和铁路所夹区域自流排水困难,通过排水规划分析,需新建东鲜排水站。泵站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泵站主要由引渠、前池、进水池、压力箱、压力涵、闸室段及出水口段组成。文章阐述了总体规划与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饶河县小佳河堤防现状总长13.96 km.右岸堤防全长9.8 km,左岸堤防长4.16 km.防洪标准仅为5 a-遇,而规划设计要求达到20 a-遇才能与其饶力河回水堤联防达到20 a-遇.文章介绍了自1990年后小佳河流域累遭洪灾的惨重损失,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市汤原县鹤立河堤防现有防洪标准已不能达到其实际的堤防标准要求,故需对其加高处理,文章通过三江平原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地区综合法成果的分析比较,工程点处鹤立河设计洪水采用以地区综合法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200~300 m级堆石坝变形监测的需求,弥补利用单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SAR)数据只能测得地物视线向与方位向二维变形的不足,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观测与常规点式监测数据进行跨尺度融合,提高堆石坝外观变形的监测精度;利用多维度监测数据,重构堆石坝外观变形场. 以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能够实现“大范围、低精度、高效率”的新型监测技术与“离散点、高精度、低效率”的常规监测技术的优势互补. 基于多维度监测数据重构外观变形场能够全面地掌握堆石坝的整体变形性态,降低单维度监测结果对实际变形漏判或误判的可能性. 该方法可以用于库岸边坡的变形监测和变形场重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