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装备知识管理效用及实施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军事时代,知识逐渐成为战斗力提升的核心要素。武器装备的知识化管理,即装备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将成为武器装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从探讨装备领域实施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重要性及目前装备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从提高装备决策质量、提升装备人才工作能力、防止装备知识流失、促进装备知识传递等方面分析了实施装备知识管理可能产生的效用。同时,还分析了装备知识管理实施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基础概括出了装备知识管理具有操作意义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
论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制设计的前提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提假设反映了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制建立的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是体制设计和任务建立的理论基础。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制设计的前提假设包括:维修主体的人性有善有恶,维修行为主要体现为经济人模式,军方具有有限维修能力,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是开放的多主体复杂适应系统。最后,对加强我军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军事装备文化作为关于装备思想观念和行为的总和,是制约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通过加强军事装备文化建设,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准确界定军事装备文化的内涵,科学把握军事装备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深刻认识开展军事装备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依据理论模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总结分析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理论模型演化过程和规律,得出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线性模型、交互作用模型和链环-回路模型,最后结合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要素和特点,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军事装备历史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军事装备历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真正理解装备事实。从这一目的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什么是军事装备历史、为什么要研究军事装备历史、以及用什么理论和方法研究军事装备历史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讨论非齐时离散时间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折扣准则下方差最小最优策略.为此目的,首先讨论了非负损失时的最优策略;在报酬绝对平均相对有界或非负损失下,证明了方差最小最优策略问題等价于一个非负损失折扣马氏决策规划;给出了存在方差最小最优策略的充要条件和寻求此最优策略的有限阶段逼近.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军民融合保障进入到具体实施层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预见性研究。针对美军战场合同商保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保障流程、合同规范、指控能力、保障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美军战场合同商保障为鉴,考虑军民融合保障参与实体的不同特点,从整体观念、优势互补、协调机构、核心保障、训练实施等方面给出措施建议,旨在为提高军民融合保障效益提供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非齐时折扣马氏决策规划最优策略的结构、性质和最优策略集.指出最优策略在一切可行路径均采用最佳措施(行动);若为 t+n 时刻最优策略,n=0.1,2,…,则π~(*(t))=也是 t 时刻最优策略.构造了一个最优策略的等价类中策略的凸组合仍为最优  相似文献   
10.
装备改造是我军装备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改造装备维修保障问题研究,是解决目前我军改造装备战斗力生成的迫切需要。用系统的科学理论分析研究了改造装备的维修保障问题,总结归纳了该系统的要素、结构以及所处的环境,明确了初始输入和运行条件,并进一步指出了认识该系统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