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常见缺陷案例,通过带电检测、诊断试验及解体检查等方式找到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技术,目的在于提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制造、检修与运行维护水平,为厂家、检修及运维人员分析与处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提供技术参考,减少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阀值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对泄漏电流进行去噪处理。对泄漏电流信号首先进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再对高频IMF分量按照4种阀值小波去噪方法(固定阀值法、启发式阈值法、自适应阈值法和极大极小阀值法)进行去噪,最后进行重构。以泄漏电流的3个特征量(有效值、3次谐波与基次谐波之比、波形)对去噪效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得到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与启发式阈值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最佳,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进行去噪处理,去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比于单回线路,同塔线路容易遭受雷电绕击和反击,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评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和加装线路避雷器等,并提出上述防雷措施的配置原则:采取降阻措施改善接地,采用不平衡高绝缘方式,将耦合地线架设在塔顶,以及根据线路雷击跳闸的具体情况和线路杆塔特点选择性地安装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4.
5.
应用雷电参数统计分析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绕击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全面反映城市主干电网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差异性,研究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特征,提出了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LS)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的雷电参数,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性能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以雷电活动强烈的珠海市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统计分析1999~2008年共10a的LLS监测数据,利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结合风险等级评估的方法研究了输电线路绕击雷电性能,并与运行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雷暴区线路的地闪密度远大于规程推荐值,所计算得到的绕击跳闸率比采用规程推荐参数计算的要高,与运行经验能很好地符合,采用的计算方法适合雷电活动强烈地区输电线路绕击防雷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6.
开展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物理仿真模型的研究对优化特高压外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正极性长间隙放电物理机制,建立了包括初始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先导起始、流注-先导体系发展和最后跃变等过程的物理仿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晕起始分散性和先导路径随机性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放电结构间隙的背景电位分布,并使用试验观测结果对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该模型对导线-塔窗结构间隙的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导线-塔窗间隙的50%击穿电压处于棒-板和棒-棒的50%击穿电压之间;波前时间对其50%击穿电压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呈现“U”形曲线;杆塔塔窗宽度对50%击穿电压影响较小,随着宽度增大,50%击穿电压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连续先导发展是正极性棒-板长空气间隙在施加低电压上升率冲击电压下最主要的放电过程,对研究特高压大尺度间隙外绝缘特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CMOS高速摄相机,通过搭建棒-板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施加不同操作冲击电压的放电试验,获得清晰不连续的先导发展过程图谱以及先导电流、注入电荷、先导通道单位长度电荷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低电压上升率电压作用下的不连续先导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规律。最后,本文采用热力学方程,结合试验结果,对不连续先导发展停滞阶段的通道温度变化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先导停滞发展阶段的数百微秒时间尺度内,先导通道温度仍然大于1 500K,后续先导仍能在原有先导通道上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铁运行过程中泄露的杂散电流导致附近地表电位发生改变,使各个接地变压器处于不同的地电位上,引发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为探究地铁杂散电流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之间的数值关系,针对地铁的双端供电模式的运行环境,研究地铁供电系统中杂散电流泄露方式与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流通路径,揭示地铁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产生机理;基于双端供电的杂散电流分布离散模型,考虑杂散电流的泄露路径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作用机理,搭建杂散电流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等效电阻模型,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随地铁运行工况变化的计算方程,实现由杂散电流引起的沿线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数值分析与计算;利用CDEGS仿真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能够准确计算地铁站附近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电流,对地铁站、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装线路避雷器是适用面广、防止雷害、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传统避雷器配置方式未考虑实际杆塔结构特点和地形因素下的防雷效果和经济性问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研究线路避雷器的优化配置方案,基于ATP-EMTP软件与电气几何模型建立了适合多种杆塔结构的耐雷性能分析模型,研究了杆塔结构、地形地貌等对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对杆塔在不同避雷器配置方式下的防雷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技术经济指标较优的配置方案:导线水平排列的单回杆塔建议在左右边相加装避雷器;双回杆塔建议综合考虑杆塔保护角、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技术经济最优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220 kV百德Ⅱ线线路特征参数、走廊雷电活动、历史雷害状况的分析,开展了该线路的差异化防雷性能评估,结合线路走廊地貌、地质条件制定了其防雷技术改进方案,以装设线路型避雷器和改造杆塔接地为主要手段实施了技术改进工程.工程竣工至今,该线路未发生雷击跳闸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