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木材干燥技术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木材干燥技术应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我国木材干燥学术活动的情况和理论研究动态。指出以蒸汽为热源的常规干燥仍将占木材干燥的主导地位,约在80%以上;真空干燥、热泵除湿干燥、微波与高频干燥、高温干燥、加压干燥等其它干燥方法都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发展。木材的渗透性、木材干燥过程的水分迁移机理等有关木材干燥的传热传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在加强;高效节能的木材干燥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我国木材干燥技术正由经验型转向以干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交实验法,用尿素、甲醛、磷酸和双氰胺等药品制备有机阻燃剂(UDFP),再用其处理过的纤维浆制成发泡材料,烘干之后进行氧指数测定,确定有机阻燃剂在纤维发泡材料中应用的最佳工艺配方,并进行稳定性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尿素/甲醛为1/1.35 mol;双氰胺用量1 mol;磷酸用量3 mol;UDFP/绝干纤维为12%。影响发泡材料的4个主要因素中尿素/甲醛影响最显著,UDFP/绝干纤维的影响次之,磷酸用量的影响再次之,而双氰胺用量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对淀粉进行改性,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M),即改性淀粉絮凝剂。将合成的SAM絮凝剂用于造纸废水絮凝处理,讨论了SAM絮凝剂用量、废水的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丙烯酰胺与淀粉质量比为2∶1、引发剂浓度2.0 mmol/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反应体系p H值4.0的条件下,SAM絮凝剂合成反应的接枝率达到68.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在玉米淀粉基质中。将SAM絮凝剂用于处理混合造纸废水,当SAM絮凝剂用量为12 mg/L、废水p H值7~9、温度30℃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8.4%,浊度去除率为91.2%,BOD5去除率为85.5%,处理后废水透光率为93.3%。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缓冲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其网状交联结构的存在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膨化倍数缓冲材料进行静态压缩试验、蠕变试验和四次压缩回弹试验,测定该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缓冲材料的残余应变随膨化倍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其回弹厚度随膨化倍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该缓冲材料的蠕变值早期快速提高,后期变化很小且呈直线趋势,卸载24 h后的残余应变在半h内急剧下降,而后逐渐趋于缓慢;该缓冲材料受到压缩后,孔隙收缩且形状发生较多的变化,即该材料的开放结构能够吸收一定外部能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木材的细胞结构,应用类比推理方法,研究木材刨花的横纹热导率,推导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应用理论公式计算了16种木材的横纹热导率,理论值的最大误差为8.75%,平均误差不超过4.8%。  相似文献   
6.
提高浸渍纸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浸渍纸生产工艺的分析,提出一些提高浸渍纸质量的相应措施,通过可行性的试验,进一步说明各项措施是有效的、可行的。提高浸渍纸质量的措施,可以用于浸渍纸生产厂家和人造板二次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长于我国的圆竹为材料,通过竹材阻燃、防霉和固色处理工艺,可形成高强、环保、美观的低碳绿色会展材料。通过设计连接点的金属节点设计和圆竹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圆竹在展台、展柜和展架支撑构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杉木刨花、聚乙烯塑料(PE)为原料,通过热压制备PE刨花板。考察了脲醛树脂胶(UF)施胶量、PE用量、石蜡添加量及热压工艺等因素对PE刨花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F施胶量8%、PE用量4%、石蜡添加量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7min,PE刨花板的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植物纤维发泡包装材料的干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纤维发泡包装材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包装材料。对该包装材料的干燥工艺和水分移动机理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三种干燥方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干燥经历了等速和减速的干燥过程,其临界含水率为237.5%(db);如果干燥初期材料本身的温度太高,会引起材料结构的破坏: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表面硬结严重影响了水分的蒸发,利用水热原理可以消除或缓解,从而可加速干燥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木材干燥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常规蒸汽(热风)干燥、除湿(热泵)干燥、真空干燥、微波与高频干燥等各种木材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以及我国木材干燥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介绍了国内外木材干燥的理论研究动态;指出了今后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