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占勋  李亚男 《纺织学报》2015,36(12):152-157
为探究我国高级定制的发展趋势,从文化传统、经济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等多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级定制处于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中人脑对设计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以及反思层次的要求,同时运用信息多媒体与社交网络技术,建立了高级定制的情感化设计新模式,并对用户需求-情感曲线在高级定制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情感化设计模式能显著提升高级定制的用户体验,满足个性化消费时代的需求,为我国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设计师应如何看待认知科学。方法结合高端重大装备设计领域的学识和经验,详细解读认知科学。结论认知科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计师必须具备理解任务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也就是“心智”,即人类学习、理解、产生决策的心智能力。人工智能尝试用计算来表达人的理解和心智。心智是认知过程产生结果的“集合”,因此设计师首先要懂得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3.
传统服饰凤纹的文化构成及其典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纹是服饰设计中常用的典型纹饰,而凤纹的形式应当与服饰表达的整体文化内涵相一致。为建立凤纹元素部件与文化寓意的对应关系,并确定各部件特征贡献度(典型度),采用文化构成理论方法并结合40名参试、60个图片样本的李克特量表打分,创建了凤纹文化元素域,提取了“尊贵”、“典雅”、“祥瑞”、“瑰丽”、“生命力”、“恩爱”六类文化元素寓意子域的典型形象;使用较为客观的眼动数据提取了凤纹文化元素典型部件,根据眼动关注时长计算出各文化元素部件的典型度值并排序;量化后的典型度值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恰当的凤纹形式,应用于仿古与现代服饰品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国制造2025"机遇与挑战背景下创新设计的作用与角色,从经济时代、面对的问题、驱动力、用户、创新类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思维的演进过程,比较了创新设计与传统设计在设计对象、创新程度、设计知识、设计目的等要素上的差异。相比传统设计,创新设计能更紧密地与用户共创价值,可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界面上起到重要的连接、融合及汇聚作用。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演进,设计也将从传统的设计进化到创新设计。同时提出:创新设计需要新的技能、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文化范畴的共同演进才能实现。广大设计工作者需要具备创新设计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人体姿势控制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姿势选择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因子重要度的比较情况.提出了基于价值函数优化方法,用以模拟现实中人的行为.定义了相应的价值函数,并将这些价值函数用到姿势预测算法中.采用遗传算法来处理姿势预测问题,将舒适度、重力势能和关节活动范围作为约束条件,使姿势预测更加逼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解决数字化人机工程中的姿势仿真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压力分布实验数据的产品人机接触曲面形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产品与人体的接触面形态具有良好的人机工程学性能,通过测试接触压力分布数据进行映射计算,获得接触面曲面形态。利用压力分布测试仪测得产品与使用者的持续接触压力分布数据,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模型的控制点坐标之间建立映射函数,设计了七种数据映射算法模型,将压力分布数据映射为不同的接触面形态。对比产品接触面形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映射算法的误差分析,比较了各映射模型的造型能力和造型质量。为提高人机接触曲面的设计质量提供了理性化与高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向家电产品的人机工程分析与评价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家电产品的人机特性开发了一个人机工程分析与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建立虚拟人机环境,对舒适度、可及范围、姿势预测、静态受力分析等多个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吸尘器、摩托车以及冰箱等家电产品的人机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给设计师提供反馈修改建议,支持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9.
眼动交互在大屏手机操作中的应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占勋  许若楠  顾振宇 《包装工程》2015,36(24):57-60,69
目的探讨超出单手手势操作范围的大屏手机新的交互方式和趋势。方法以视线跟踪方法和视线控制技术为基础,阐明"眼动交互"对下达任务指令、识别用户身份、识别用户兴趣点、增强游戏体验等多种手机操作的适应性。同时,探讨了"眼动交互"高效率、直觉性、可识别情感等诸多优势,以及易疲劳、"米达斯接触"、眼动识别精度等可能存在的问题。结论新的手机屏幕尺寸需要新的交互形式与之相适应,眼动交互将成为人与大屏手机交互的有益补充。视线辅助交互方式将成为未来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心率变异性与驾驶疲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取与驾驶疲劳程度相关性较高的、可以量化的、客观的心电指标,对10名成年男性司机在驾驶仿真平台上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与眼动跟踪同步实验研究.对HRV信号指标与评估疲劳的客观指标——PER-CLOSp8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HRV信号的线性指标中,表征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平衡状态的频谱低频与高频部分比值与PERCLOSp80值的相关程度最大,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728,可以作为实时监测驾驶疲劳的量化心电指标.为进一步解释HRV信号的混沌特性,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进行R-R间期C0复杂度计算,该非线性指标与疲劳累积过程相关,可以用来衡量驾驶员在遇到应急危险状况下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