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利用三步电沉积法制备C/Cu(Fe)复合材料预制丝,将预制丝缠绕成毛坯,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C/Cu(Fe)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真空热压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对拉伸断口形貌的分析,得出了制备C/Cu(Fe)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对Mo-3%(质量分数)Cu、Mo-10%(质量分数)Cu复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加工,球磨时间为0~50h。通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对复合粉末的形貌、X射线衍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Cu在Mo中的固溶度用热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可以得到超细小且均匀的纳米晶复合粉末,平均晶粒尺寸在60nm左右;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出发,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Cu在Mo中的固溶度极限可以用数值模拟来表达。  相似文献   
3.
对Mo-8wt%Cu复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利用SEM、显微硬度仪对高能球磨后的层片状复合粉末进行了层片厚度和显微硬度的测定,并推导出层片厚度与球磨时间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Mo-Cu复合粉末层片结构不断细化,片层厚度变小。硬度没有达到饱和值之前,粉末的硬度和球磨时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实测值小于计算值,而硬度值达到饱和值之后,实测值大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热熔胶包覆钼合金(TZM)粉末制备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用粉末材料,并利用间接SLS方法制备了钼合金粉末毛坯,经过脱脂、高温烧结和渗铜处理制造了致密的渗铜TZM合金材料,对零件毛坯的成型、后处理工艺及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烧结中Mo、Zr、Ti、C能够通过固相扩散形成Mo2C、Mo2Zr间隙相,同时还可形成固溶体(Mo,Ti),熔渗铜后的室温组织由基体Mo、Cu、间隙相Mo2C、Mo2Zr和固溶体(Mo.Ti)构成;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超过480 MPa,延伸率为0.52%.  相似文献   
5.
冷轧不锈钢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建刚  胡保全  高小芬 《轧钢》2001,18(4):43-46
介绍了冷轧不锈钢带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影响冷轧不锈钢带质量,性能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生产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金  王延忠  苏庭庭  刘炜  胡保全  杨金龙 《材料导报》2013,27(11):140-143,152
综述了中低温下高电导率CeO2基电解质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评述了双掺杂和纳米复相提升CeO2基电解质材料电导率和抑制电子电导的机理,并指出了未来CeO2基电解质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胡保全  白培康  王延忠 《功能材料》2012,43(8):1031-1033
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取Mo-8%Cu(质量分数)纳米复合粉末,采用液相烧结和致密化后处理工艺制备了Mo-8%Cu(质量分数)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对Mo-Cu液相烧结和变形加工后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Mo-Cu合金致密性、拉伸强度、延伸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的Mo-8%Cu(质量分数)纳米复合粉末坯体,经液相烧结后,其烧结态为Mo、Cu复合网状组织,可获得相对密度高达98.6%的Mo-Cu合金,再经静液挤压变形加工处理后,可获得全致密的Mo-8%Cu(质量分数)合金,在室温静液挤压40%形变率的条件下,拉伸强度可达到576MPa,延伸率5.8%。  相似文献   
8.
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Mo/Cu复合材料,研完了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u含量达到15%以后球磨的固溶效果将不明显.烧结温度在达到1 200℃时致密度达到最高,而此温度下Cu含量超过10%过饱和固溶体为不稳定态,会导致部分Cu元素游离出来.铜含量越高致密度也越高,但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The modification of Fe-14Mn-5Si-9Cr-5Ni shape memory alloys(SMAs) by copper addition was carried out, aiming at further enhancing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dynamic measurement and immersion test show that copper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Cl- solution. Otherwise, it is found that copper cannot markedly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nor the shape memory effect(SME). As for the effects of copper on Fe-Mn-Si based alloys, the austenite strengthening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improve SME.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低质量分数Mo-Cu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粉、液相烧结和致密化处理工艺,制备了低质量分数的Mo-Cu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Mo-Cu复合粉末形貌、液相烧结和变形加工后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Mo-Cu合金致密性、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和液相烧结,可获得相对密度高达98.2%的Mo-Cu合金,再经致密化变形加工处理后,可获得全致密的Mo-Cu合金,在40%变形率的条件下,拉伸强度可达到569MPa,延伸率为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