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跨系杆拱桥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顶推施工技术是解决工程建设诸多难题的利器,可以将工程建设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减至最低.通顺路改建工程主桥为跨度128m的钢管混凝土下承式系杆简支拱,上跨京承铁路.工程施工及安全保障难度大.该工程通过多方案比选后采用顶推及少支架法进行系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获得了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过程中认真进行了施工监测,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并保证了施工期间京承铁路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
提出3种无柱大空间预应力区间结构方案,并选取预应力密排框架箱形结构方案。针对该方案,通过完成内张拉预应力技术研究、有限元计算分析优化、结构构件设计计算和验算、新方案和普通方案构件承载力设计值与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的对比等,得出预应力密排框架箱形结构方案设计安全可靠,可满足地铁明挖区间无柱大空间区间隧道要求,并为地铁明挖无柱大空间车站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所述的地铁区间中采用了新结构预应力密排框架箱形结构方案,并与常规结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可知,新结构体系的安全性能不比普通的低;新结构体系斜截面承载力对应的重要性系数,不小于正截面承载力对应的数值,可避免出现剪切先于弯曲的脆性破坏;新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和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箱形区间结构的好。新区间结构实现了既能满足规范要求,又不比邻近常规结构性能低的设计目标,可以保证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在地铁车站中对新结构的进一步试点应用和研究后,可以在地铁工程中逐步推广应用,从而逐步实现无柱大空间地铁车站的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4.
环氧涂层钢筋搭接长度及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永明  陶学康 《建筑科学》2000,16(1):21-24,30
环氧涂层钢筋(简称涂层钢筋)能有效地防止钢筋锈蚀,适用于对面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文通过搭接配筋梁受弯试验,研究了涂层钢筋的搭接传力性能及配筋梁的承载力、刚度和裂缝形态,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出三种无柱大空间预应力区间结构方案,并选取预应力密排框架箱形结构方案。针对该方案,通过完成内张拉预应力技术研究、有限元计算分析与优化、结构构件设计计算和验算、新方案和普通方案构件承载力设计值与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的对比等,得出宋家庄站—肖村桥站明挖区间隧道无柱大空间预应力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可满足地铁明挖区间无柱大空间区间隧道要求的结论,并为地铁明挖无柱大空间车站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结构中混凝土吊塔的竖向预应力张拉、灌浆技术;超长混凝土外环梁(781m)的预应力技术及后浇带施工技术;屋盖预应力斜拉索的成套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北京轻轨铁路八达岭高架桥预应力施工 ,通过在固定端采用挤压锚、选用新型灌浆设备、实施二次张拉等技术措施和实行严格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措施 ,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五环高速公路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全长95 55km。京津塘互通式立交桥位于五环路K21+240~K23+000段,为三期工程中最大的互通式立交桥之一。整个立交共有桥梁11座,其中多座匝道桥、跨河桥、跨线桥、主线桥、辅路桥中均采用了有粘结预应力。桥梁上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钢箱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下部为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45,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C45、钢箱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桥面系混凝土为C50。1 施工顺序(1)盖梁 现浇盖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依次对称张拉30%预应力束→吊装两侧T梁、现…  相似文献   
9.
QMV新型锚具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M群锚两片式钢绞线新型锚具(QMV系列锚具),能够锚固强度为2000MPa及以下级别的钢绞线。介绍新型锚具的研制、构造特点及试验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复八线车辆段大平台1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地铁已经投入正常使用,在进行上部主体结构施工时,因施工荷载较大,采用体外预应力及外部粘钢等技术对首层结构进行加固。大平台以上有2层及10层小楼,为解决大跨重载问题,大平台框架主梁及次梁采用了无粘结及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