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承受纵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的桩的工作性能,通过一系列模型桩试验,分析了水平荷载对竖向承载桩的桩顶沉降变形的影响,以及竖向荷载对横向承载桩的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影响,此外,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Drucker-Prager模型)力学性能,以及在桩与土界面处设置接触面单元来考虑桩与土的滑移变形和开裂,对模型桩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试验及模拟分析均表明,竖向荷载对水平承载桩的影响较小,而水平荷载对竖向承载桩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这种砌体沿水平灰缝的抗墙及彻块墙本抗剪性能试验提出了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及剪切模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盾构隧道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硐周节点应力逐级释放来模拟开挖施工过程,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土体的分层特性、土体材料的本构非线性以及注浆施工对土体变形的影响。并采用明德林解考虑了盾壳和土体之间纵向摩擦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分析中提出了考虑衬砌与土体共同作用的硐周结点荷载释放系数法。通过对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直径长桩静载荷试验难度大,考虑非均质地基土层一般为水平分布,用层单元模拟非线性土体,并采用非线性摩擦单元模拟桩土接触面的力学性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模拟大直径长桩体系的力学模型。通过对某工程原型大直径长桩静载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The structure of concrete generally serves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s ; various environments act differently on concrete. The compound action of some severe environments will threaten the duration of concrete and de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a concrete structure if improperly handled. In this paper the mierostrueture of concrete is observed by using Scanned Electric Microscope (SEM) through contrasting experiments in media of acid, alkali and salt with that of freezing-thawing in the same medium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s to supply a certain basis for changing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to combine construction reliability design with durability of concrete design.  相似文献   
6.
复合桩基承台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台及低承台复合桩基的模型压载试验,证明低承台复合桩基中承台的作用,可使桩基承载力提高,大有节约资金之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动测法的预测精度,在分析桩的荷载-沉降关系Q—S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双曲线土反力模型,并给出了参数的取值方法.按该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动力打桩公式.通过26根桩的静载荷试验和动测资料与Hiley动力打桩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桩承载力较Hiley法更接近静载荷试验值,其计算精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桩-土界面的数值模拟与单桩Q-S曲线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和总结了平面接触问题经典无厚度Goodman界面单元法的主导思想,针对竖向受力承载单桩的Q-S曲线数值分析模型给出了一种轴对称等参无厚度界面元,以模拟两者的相互接触界面。利用所建立的桩-土数值模型对一实际工程的大直径承载桩的Q-S实测曲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预测,并且利用数值实验技术对不同接触条件下的单桩Q-S曲线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桩—承台—地基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于低承台摩擦桩基础,在桩-承台-地基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与土的类型、柜距、桩数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这种作用的,目前还缺乏充分的资料使得在设计中方便地考虑这种作用。为此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桩距和桩数的模型桩基础载荷试验,增进了对桩距和桩数这两个因素对于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的认识,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以海利(Hiley.A)、格氏动力打桩公式和波动方程Smith法分析了52根工程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将其与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对比。提出了动测承载力的回归修正公式。给出了各种动测方法的统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