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苯酚在适当过量的浓硫酸中磺化得到粗产物直接配制成可聚合有机强酸(苯酚磺酸)/硫酸复合固化剂用于酚醛树脂发泡,测定了不同n(苯酚)∶n(硫酸)下苯酚的磺化率、分析了粗产物的组成;研究了不同n(苯酚)∶n(硫酸)得到的粗产物配制的复合固化剂对酚醛泡沫体pH值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聚合有机强酸/硫酸复合固化剂在催化固化反应的同时,参与固化反应,以化学键连接在酚醛树脂中,减少了对基材腐蚀。泡沫体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其pH值达到5.4。  相似文献   
2.
新木为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的油田,近年常规酸化措施成功率低,有效期短,处理半径低,效果不理想.多级复合解堵技术实现药液体系多级化解堵,从而降低解堵反应速度,提高解堵处理半径,防范解堵过程二次伤害.本文从多级复合解堵过程机理剖析解堵作用,从解堵药液与地层岩芯溶蚀、垢样溶速、反应缓蚀、流体配伍性和处理半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结合近井储层堵塞特征,筛选适合油藏条件复合解堵配方体系,现场应用取得较好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宪峰 《山西煤炭》2011,31(8):74-76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袁黄牛煤矿,利用地面调查、磁法、热红外测温、同位素测氡法、自然电位法等综合物探手段,进行火区详细探测,查明了火区平面分布位置、面积、燃烧深度、燃烧状况等特征,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是煤矿火区探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柔性转向剂是以舍芒体为原料合成的新型聚合体,其原理是利用柔性转向剂弹性变形特征,在多孔介质中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封堵大孔道产生液流转向能力.该技术采用变径细钢管和激光雕刻有机玻璃模型研究了柔性转向剂颗粒在大孔道的运移及封堵特性.吉林油田G2-1井的先导试验结果表明,G2-1井施工后吸水剖面得到一定改善,对应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舍水量有所下降,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复压裂是一个系统工程,选井选层是基础.在油藏研究的基础上,从油层电性指标、剩余油分布、地层能量、油层完善程度、压裂周期、目标井层的含水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方法,矿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同类型油田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在川西北地区九龙山气田飞仙关组获重大突破,龙016?H2井获天然气产量131.90×104 m3/d,无阻流量270.96×104 m3/d,展示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对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研究可为下步扩大勘探开发成果提供地质依据.根据野外和井下样品分析化验资料,对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烃源岩—储层沥青生物...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车身造型曲率的变化对冲压制造带来的影响,为了优化侧围外板后风窗区域成形不足的问题,描述了常规优化方法的局限性,论证新增辅助拉深凸、凹模优化成形的原理和实施流程,经过实践验证,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宪峰 《山西煤炭》2011,31(12):69-70
介绍了陷落柱在煤炭开采中的危害性,分析了陷落柱的地球物理特征、时间剖面上的陷落柱特征、偏移剖面上的陷落柱特征;最后得出结论:尽管陷落柱是一个形态特殊的地质体,它与围岩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物性差异,但可采用物探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探测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煤矿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挖潜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新型技术。新木油田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的复杂条件下探明难采储量不断开展水平井技术研究应用,本文从油藏开发管理角度出发,就水平井地质、浅层水平井钻井、定向射孔、压裂技术、增产挖潜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与探讨,从2006年至今水平井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木油田难采低渗透储层整体开发,受限井区储量开采,新区产能建设、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当中,实现了特殊类型油气藏储量有效动用、完善了注采条件,挖潜了剩余油、提高了采收率,有效保障油田稳产上产,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新木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体上产及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应用于切削液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的基础上,进行切削液的配方研制及性能测试。通过二甘醇与硼酸在甲苯中反应制得硼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并研究温度、时间、共沸剂(甲苯)用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利用制得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市售的其他组分制备了多种切削液,并分别对其防锈性、润滑性、稳定性等相关性能进行测试,最终筛选得到2种高效水基型金属切削液。结果显示:在合成表面活性剂时,共沸剂用量在V(甲苯) : V(水)=1.25:1时为最佳用量,达到平衡所需的反应时间是90 min,此时硼酸酯化率为95%;高效水基型金属切削液的最佳配方为:二甲基硅油乳化油(6滴)、二甘醇硼酸酯5%、苯并三氮唑3%、水78%、消泡剂602(6滴)、油酸二乙醇酰胺1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磺酸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