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鱼类耳石样品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通过对草鱼耳石进行包埋,抛磨,并用合适的腐蚀剂处理,用SEM成功地观察了耳石的日轮及超微结构,该方法简便易行,保证所观察耳石样品的微观结构完整与清晰。  相似文献   
2.
陶瓷原料超细粉颗粒的分散与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图象分析仪对陶瓷原料超细粉颗粒进行了粒度分析,指出了选取合适的分散剂对超细粉颗粒进行有效分散是粒度分析的关键。实验结果证明,用上述方法研究陶瓷原料超细粉的颗粒形状特征和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通过引入ZnO制得了一种对人体代谢机能有促进作用的ZnO-MgO-CaO-B_2O_3-SiO_2-P_2O_5系统新型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人工骨材料,并对玻璃的组成范围与熔制条件,晶化特性与热处理工艺制度、晶相以及ZnO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以氧磷灰石和β-硅灰石为主晶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抗折强度170Mpa、抗压强度500Mpa)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模拟生理体液中,可有控制地释出促进人体伤口愈合的Zn~(2+)离子。动物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掺加晶种提高矿渣水泥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晶种对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应用晶种技术提高矿渣水泥早期强度的可能性,为提高矿渣水泥的早期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氟石膏改性及作水泥缓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水氟石膏的化学组成、矿物结构及其直接应用于水泥的危害作了详尽分析,对原状氟石膏进行了改性处理及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改性磷石膏产品的制备及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氟石膏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石膏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安陆玄武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性,指出了玻璃质(主要含活性SiO2和活性Al2O3)是玄武岩水化活性的唯一来源。试验表明:安陆玄武岩具有明显的火山灰活性,可以作为火山灰混合材直接用于生产水泥。  相似文献   
7.
林益  牟善彬 《水泥》1998,(10):15-16
1引言Ca、Mg、Fe、K、Na的含量是水泥的重要指标,其化学成分分析一般都采用容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相结合。由于其操作复杂,手续繁琐,分析速度慢,已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仪器分析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8.
工业废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牟善彬 《非金属矿》2001,24(6):31-32,48
介绍了工业废石膏的种类、性质及在水泥生产中用作缓凝剂和矿化剂的机理,为水泥厂综合利用工业废石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孔对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μm、6μm和15μm氧化铝瓷球磨损特性的影响。对于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的瓷球,发现直径大于1μm的微孔影响瓷球的磨损,而直径小于1μm的微孔几乎不影响。对于磨损过程主要由塑性变形机制引起的微晶氧化铝瓷球,可能存在磨损临界孔洞尺寸。无论平均晶粒尺寸是3μm还是6μm和15μm的瓷球,在被磨损的微孔边缘处,晶粒都是沿晶脱落和穿晶断裂,主要发生由脆性断裂机制引起的磨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水冷熟料的微观特征及水化物微晶的形态,指出了水泥熟料微水化形成的极少量水化产物微晶对水泥的质量和性能无不良影响;相反,这些片状、粒状、针状微晶可以加速水泥的水化,提高水泥的早强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