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车用吸附存储天然气脱附过程产生的吸热效应,严重影响天然气脱附效率及汽车行驶速度.采用发动机冷却水来加热储气罐,并通过建立该脱附过程的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脱附过程中温度、压力、脱附量等参数的变化,论证了发动机冷却水用于补充脱附过程所需热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脱附放气过程中,用发动机冷却水加热储罐壁面,可以提高储罐的平均...  相似文献   
2.
大容量混合滤波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滤波器组的参数优化,尤其是无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对综合性能的影响很大。本文提出基于双因子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合滤波系统中无源滤波器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将加速因子和交叉因子引入优化算法,针对无源滤波器的多目标优化,高效搜索参数空间以获得最优解。与以往的优化设计相比,带双因子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采用自适应的惯性权重,交叉因子增加了粒子的多样性,克服了算法寻优过程中易局部收敛等问题,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而收缩因子可以加快PSO的运算速度,明显提高了算法的寻优速度。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设计的混合型滤波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将低渗透枯竭气藏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气水界面的稳定性.为分析以CO_2做垫层气的低渗透气藏改建储气库在扩容建库和季节调峰时气水界面的稳定运移,根据枯竭气藏储层的特点,建立基于低渗透微裂缝储层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以中原油田文23改建储气库的地下储层为研究对象,讨论扩容建库时CO_2垫层气的注入方式对气水界面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储气库季节调峰时气水界面的运移特性.研究表明:在扩容建库阶段,CO_2连续注气驱水能快速扩容,但降低了气水界面和储层内压力场稳定性;间歇注气扩容方式在4个周期后扩容速率降低了4.8%,但更好地保证气水界面的稳定运移和储层内压力场的稳定;在季节调峰阶段,溶解态和超临界态CO_2的相互转换更好地保证气水边界和储层内压力场的稳定,同时提高储层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弃风电供热是解决我国"三北"地区弃风电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需求和弃风电现状,本文总结了我国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风电供热的整体解决方案,分析不同解决方案的供热能力、适用范围、发展前景、以及优缺点等。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几种风电供热项目的投资开发模式,并分析不同开发模式的适用性和项目经济性,给出相应的风电供热项目的开发建议,为风电供热项目的高层决策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对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消防车荷载的计算在YJK和PKPM中的实现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构设计计算中常用的这两种计算软件对消防车载荷的计算具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可知,与PKPM计算软件相比,YJK软件在计算消防车荷载时工作量更小,计算更加合理,经济性也更好。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碳酸盐岩气藏在开发后期为了提高气井产量,经常采用加压开采和水力压裂等技术,导致储层被水侵且含有大量微裂缝。因此,当CO_2用作低渗透裂缝性气藏储气库垫层气时,如何快速有效地注气驱水扩容和制定气水边界稳定运移的控制策略就成为低渗透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扩容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建立了双重孔隙介质储层中注CO_2驱水的气水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以国内某裂缝性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边缘气井注CO_2驱水扩容的气水界面的运移规律,并讨论了CO_2溶解、井底流压、注气流量、微裂缝参数等因素对储气库扩容时气水界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储气库采用"多注少采"的方式扩容时,扩容速度在第5周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2)CO_2在水中溶解度随储层压力而变化的特性有利于储气库扩容时气水边界的稳定;(3)定井底流压和定流量扩容时,适当地增大井底流压和中心区域气井的注气流量能有效提高储气库的扩容速度;(4)在高渗透率区域和裂缝—基质渗透率比值较大的储层区域,应适当地降低注气流量,防止因渗流过快造成气水界面的指进现象,同时应通过观察井严密监控气水界面的运移,以防止气体从边水突破逃逸或高渗透带见水或水淹。该研究成果为我国应用CO_2作为低渗透裂缝性气藏储气库垫层气的驱水扩容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地区某供热面积为100×10~4m2的热源厂(以利用风电供热为主,在供暖期绝大部分时间利用低谷电)为研究对象,在负荷分析基础上进行设备选型,介绍工艺流程、运行模式及电价、热价的制定,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热源厂采用高压电极锅炉附加热水蓄热装置(蓄热水箱)的联合供热系统。按照电极锅炉仅在谷电时段运行(即供暖期典型日全天用户总需热量,由电极锅炉集中在谷电时段生产),平峰电时段用户需热量由蓄热水箱承担的原则,对电极锅炉的设计热功率、蓄热水箱有效容积进行计算选型。采用多边交易方式,热源厂低谷用电电价(在原低谷电价基础上风电场进行让渡)制定为0. 014 1元/(k W·h),热价(由热源厂出售给供热公司的热价)制定为27元/(m~2·a)。此时,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9. 85 a,具有一定赢利空间。风电场对热源厂低谷用电电价的让渡幅度是影响动态投资回收期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热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