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深入理解协同吸附过程的色谱规律,运用特征线法分析了双组分协同吸附色谱的3种不同类型
,构造了饱和过程和洗脱过程的浓度波动图像,并与竞争吸附色谱过程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协同吸附色谱
过程的熵条件与竞争吸附情况下有很大不同;对于双组分协同吸附的3种不同类型,当强吸附组分具有或
强弱吸附组分都具有协同吸附效应时,可以由特征线法得到解析解;当只有弱吸附组分具有协同效应时
,色谱方程为混合型方程,特征线法失效;对饱和过程和洗脱过程的分析表明,协同效应不改变组分的
分离顺序,但改变了熵条件,使得浓度波性质和波动图像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2.
胶束相对多组分色谱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宇雷  李希 《化工学报》2004,55(10):1658-1664
运用非线性波的相干理论和多相色谱的概念,分析了含有胶束相的多组分色谱的基本特征.胶束相对溶质的萃取和固定相对溶质的吸附是影响色谱过程特征的两种主要因素,若吸附性强的溶质更易被胶束相萃取,则萃取和吸附这两种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色谱过程出现反转点.在反转点处,对应的吸附能力相邻的两种溶质的分离顺序发生反转,熵条件也随之改变.反转点的存在,增加了色谱过程的复杂性,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色谱操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