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内嵌碳纤维板条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内嵌碳纤维板条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对5根试验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对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刚度、荷载-应变、裂缝等进行了分析,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相比,内嵌板条加固梁同样可以改善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且内嵌加固梁加固效果优于外贴碳纤维板条加固梁;同时对比分析了以不同黏结材料(环氧树脂、环氧砂浆、水泥砂浆)为不同加固情况对加固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碳钢锻件在不同加工阶段进行超声波检测,做到及早发现缺陷,及时处理缺陷,从而达到减少损失、降低损害、保证锻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兰州地区获得高强度砼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高强砼的破坏机理出发,通过用碎卵石配制C65高强砼的试验研究,利用兰州地区原材料,从骨料、界面过渡层、水胶比、减水剂、粉煤灰和搅拌顺序等方面提出了获得高强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在承载过程中产生损伤定位问题,利用铅芯折断在木材表面模拟损伤源结合声发射技术对产生的损伤源进行检测。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重构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利用互相关技术对重构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进而确定信号到达各传感器时差,最后结合时差定位法对声发射源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损伤源的定位精度,理论值与实际位置相差很小,从而为准确地反演出声发射源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增加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免拆模板的保温层厚度可实现更高的节能目标,然而增加保温层厚度后,现有连接件不能很好满足锚固要求。本文提出适用于较厚保温层免拆模板的连接件,对其连接性能进行分析,以实际工程为研究案例,通过ANSYS将增厚墙体中的连接件替换成改良连接件,对一体化墙体、加厚免拆模板的整体性和改良连接件自身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经计算结果分析,一体化墙体整体锚固与改良前相比效果明显,免拆模板与现浇墙体协调变形,改良连接件改进部位符合受力规律,穿出免拆模板背面产生的应力集中不会对模板造成破坏,风压增高的情况下锚固效果优于普通连接件。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加厚免拆模板连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榀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缩尺模型的抗震性能研究,发现用高强混凝土做框架节点,其破坏形式同普通混凝土一样,也是经历了初裂、通裂直至破坏。通过对核心区配箍量的变化,研究了梁端位移延性和节点的抗裂强度,得出用高强混凝土做框架节点,核心区可适当减少配筋,能保证工程抗震的实践要求,施工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对四榀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缩尺模型的抗震性能研究,发现用高强混凝土微框架节点,其破坏形式同普通混凝土一样,也是经历了初裂、通列直至破坏。通过核心区配箍量的变化,从梁端位移延性的抗裂强度可以得出:用高强混凝土做框架节点能保证抗震工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沈阳某高层筏板基础的纠倾工程,对该建筑物采取的综合纠倾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纠倾过程中遵循安全、协调、平稳、可控、环保的原则,首次采用在建筑物西北侧外增加阻沉桩,在外围其他部分设置侧限桩,并将原筏板基础向外扩大与阻沉桩相连,同时结合堆载预压法、排水固结法[1]、沟槽开挖、扰动沙石的方法进行纠倾迫降。最终使该高层建筑物逐渐回倾,南北方向的倾斜率由原来最大的3.23‰回倾至2.5‰以内,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该工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在复合地基条件下高层建筑纠倾技术应用的空白,而且对今后高层建筑物的纠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课程考核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理念出发,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通过时间灵活化、内容模块化、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等方式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如何逐步建构起以能力本位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金相、能谱等分析方法,对锅炉筒体产生鼓包及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锅炉底部沉积大量垢渣引起锅筒过热鼓包,而锅炉材质的内在缺陷对产生锅筒裂纹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