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兴亮 《轧钢》2006,23(5):14-16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4机架UCM连轧机组对乳化液润滑性能要求很高;而由于漂洗水水质不好,其中高含量的NH4 逐步在乳化液中累积,造成乳化液的高电导率,严重影响了乳化液的润滑性能。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得出,调整轧制油的配方能改善乳化液的抗NH4 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蒙脱土(MMT)以及乙醇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氧化还原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A)等分析手段表征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通过原位氧化还原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完全剥离型复合材料和部分插层结构型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MT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串性能。此外,还推测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羟基丙烯酸树脂和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构成的丙烯酸聚氨酯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乙酸、丙酸、异辛酸和新癸酸的加入对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并采用 Flory凝胶化理论结合 Arrhenius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少量有机酸即可大幅缩短丙烯酸聚氨酯体系的凝胶时间,当有机酸用量继续增大时,凝胶时间变化曲线趋于平缓。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计算结果表明,有机酸的加入对丙烯酸聚氨酯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影响不显著,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指前因子。对乙酸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对丙烯酸聚氨酯体系的协同催化作用的研究表明,在该体系中,有机酸与 T12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产品焊接工艺中,除了要保证焊缝质量以外,首要解决的就是焊接变形及尺寸精度控制问题。不同的铝合金焊接产品所要求的工艺特性不同,所以采用的焊接工艺也有所不同。下面着重阐述铝合金电塔塔架的焊接工艺及焊接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剪板机是板材轧制生产工艺中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其工作状况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及工作效率。针对10 mm剪板机,介绍了其压紧装置的主要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压紧弹簧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针对冷轧无间隙原子钢(IF钢),配制了2种不同的乳化液,并将其与国内、国外商品级乳化液的冷轧实验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乳化油中基础油的选择对乳化液冷轧润滑效果的影响很大,当基础油含饱和脂肪酸高时乳化液润滑能力好,可以用乳化液皂化值来衡量乳化油冷轧润滑效果的优劣。一般皂化值高的乳化液可用来冷轧屈服强度较高、成形较困难的板带钢。使用乳化液冷轧后的表面形貌明显优于无润滑状态的轧后表面。在乳化液冷轧润滑过程中,当压下率较低时,轧件的表面质量有所改善,总压下率超过90%以后,轧件的表面质量又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540MPa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85%左右的铁素体加上15%左右的贝氏体;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小,基体中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和大量细小弥散的析出物;贝氏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均匀,以板条状为主,板条间分布有较多碳化物颗粒。通过合适的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手段获得的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形态,可较好地保证材料所需的强度-拉伸凸缘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8.
9.
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镀锌板表面亮点缺陷和对应基板位置的宏观、微观形貌以及缺陷区域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亮点区域凹于周围表面,化学成分不存在异常;去除表面锌层后,亮点缺陷对应的基板处存在缺陷,缺陷区域存在凸起,大小与镀层表面亮点缺陷一致,化学成分无异常。因而认为镀锌层表面缺陷是由于基板本身存在缺陷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镀锌板经单纯的有机、无机钝化均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而目前在2种有机钝化剂中添加无机钝化剂的研究鲜见报道.将KH560和KH858 2种有机硅烷复合作为有机硅烷钝化液,再添加CoSO4·7H2O复配,用其浸涂热镀锌板制成钴盐有机硅烷复合转化膜.采用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盐水浸泡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钴盐加入前后转化膜耐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有机硅烷转化膜,加入钴盐后形成的钴盐有机硅烷复合转化膜阻抗增大,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明显改善,中性盐雾腐蚀72 h后腐蚀面积仅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