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技术,采用线性缓冲区和带移位双操作寻址的方法, 设计一个性能较好的FIR滤波器.目前所见文献中所述的滤波器,多数为滤波器的模型设计,所得结果只是在CCS5000等实验环境下模拟仿真完成,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介绍的FIR数字滤波器可在TMS320C5402 DSK系统板上实现,验证了仿真和实际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恒温控制的数学模型很难建立,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侧重介绍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算法的基本知识以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比传统的PID控制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方面都有所提高,而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该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耦合模(COM)理论对声表面波(SAW)谐振器进行数字模拟,并采用梅森(Mason)正交场模型对陀螺仪和传感器进行模拟设计,最后对SAW谐振器和SAW传感器进行实验评价.这种陀螺仪具有额外的能力,可以作为无线陀螺仪和集成在SAW加速度传感器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氧化锆氧量计的非线性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化锆氧量计的工作原理是氧浓差电池原理,其氧浓差电势的计算是严重的非线性函数;选用只含一个隐含层的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充分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无需模型只要适量的学习样本通过反复训练,即可按指定精度完成对氧化锆氧量计非线性特性的辩识和输出信号的非线性补偿;就隐含层节点数、学习率、误差指标等参数对该方法中BP神经网络训练次数和收敛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巩庆民  李泉溪  常波 《电子技术》2007,34(11):87-90
设计了一种新型程控滤波器,实现-3dB截止频率fc在1kHZ---20kHZ范围内可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框图,测试实验表明测试结果与理论设计基本吻合,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扫地机器人因车轮打滑引起的运行方向误差,设计了双轮检测系统。该系统根据检测轮与驱动轮的光耦输出脉冲数的比较,判断运行状态并计算运行方向误差,通过正向校正或反向校正的方法修正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双轮检测系统能够累计车轮打滑引起的运行方向误差,准确计算长时间运行产生的小角度方向误差,具有容错性,反向校正的误差小于正向校正,但正向校正能量消耗较少。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上下课打铃的微机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特点是能通过接收广播电台的报时信号使机内电子钟与北京时间保持同步。所以无需对时,对学校上下课准时打铃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移动机器人车轮打滑引起的非系统误差,提出了双轮检测结构模型.利用检测轮与驱动轮编码器输出脉冲数,建立直行和不同转向方式的车轮打滑模型并给出打滑辨识算法.利用正向校正算法或反向校正算法校正运行方向误差与位移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模型能够累计机器人长时间运行产生的打滑误差,并实时校正,反向校正算法存在极少的位移误差,校正精度优于正向校正算法,但正向校正算法逻辑简单,能量消耗少.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10的智能测色系统由测色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及输出单元组成.测色单元采用三基色颜色传感器MCS3,控制单元选用ARM1026EJ-S处理器.利用自适应加权平均值滤波法和RC低通滤波法,对测色过程中出现的抖动和低频随机误差进行有效的修正.实验证明:测量精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该测色系统适合于本身不发光物体的表面颜色测量.  相似文献   
10.
常规拉线开关,只有开、关功能。笔者设计的新型拉线开关,增加了白天自动切断功能,其外部连接图与内部电路分别如图1、图2所示。 1.工作原理 图2中C_1起降压作用,经过V_1~V_4整流,C_2、VS稳压滤波得到8V电压、S为拉线开关触头。继电器K由拉线触点与光敏电阻MG45构成“与”关系控制。S闭合时,若是晚上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